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石景山區推進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

發布時間:2023-05-15 09: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wei) 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wei) 步行15分鍾左右的範圍,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wei) 目標,以多業(ye) 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如何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各類業(ye) 態,讓居民不僅(jin) 能夠就近滿足買(mai) 菜、就餐、洗衣等生活需求,還能夠享受到方便優(you) 質的醫療、養(yang) 老、文化等服務?本版今起推出“便民生活圈 提升幸福度”係列報道,由記者實地探訪,展現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成效,敬請關(guan) 注。

  ——編 者

  前不久,從(cong) 事金融銷售工作的李林搬到北京市石景山區遠洋山水小區北區,第一時間就到樓下熟悉生活環境。小區內(nei) 的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示意圖讓她驚喜不已,一一記下自己有需求的店鋪位置。

  由於(yu) 職業(ye) 裝需要經常幹洗,她先去了一家洗衣店辦卡充值。隨後,她又實地探訪了超市、藥店、理發店、餐飲店。李林說,現在洗衣店就在小區旁邊,隨時上門取送衣服。玉泉西裏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讓李林的生活便利了許多。

  作為(wei) 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試點,石景山區通過科學優(you) 化布局、補齊設施短板、豐(feng) 富商業(ye) 業(ye) 態,推動設施配套化、服務多元化,滿足不同群體(ti) 需求,提升社區生活的幸福指數,把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打造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幸福生活圈。

  緊盯居民剛需

  設置便民網點

  早餐店鋪溢出陣陣飯香、超市新上架的蔬菜水果新鮮水靈……清早,記者探訪劉娘府地區的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在這裏,各類門店早已開門迎客,到處洋溢著生活味、煙火氣。

  在便利蜂便利店門前,出租車司機王小偉(wei) 正吃著熱騰騰的包子。“家門口自從(cong) 有了這個(ge) 24小時便利店,別提多方便。”王小偉(wei) 跟記者說,他住在西山奧園小區,常跑夜車,深夜出發,清早歸來。小區南門旁邊的便利蜂是他的深夜食堂,也是早餐點。“超市裏銷售熱餐食,出車前收車後都能吃點熱乎的。”王小偉(wei) 說,暖胃又暖心。

  近年來,石景山區結合城市更新行動,設置便民服務網點,推動完善社區周邊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餐、家政、美發美容、末端配送(快遞櫃)、便民維修、洗染等8項基本便民服務。據統計,目前石景山區8項基本便民商業(ye) 網點達1778個(ge) 。

  “以前盼著家門口能有家菜店,再也不用跑遠,就近方便買(mai) 菜。”西山奧園小區居民王英慧老人說,她剛搬過來的時候每天要坐4站公交去買(mai) 菜,“後來社區居委會(hui) 把辦公室騰出一部分,作為(wei) 居民的供菜點。”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從(cong) 群眾(zhong) 最基本最急切的需求入手,石景山區按需補缺,缺什麽(me) 補什麽(me) 。“我們(men) 緊盯群眾(zhong) 生活剛需,優(you) 先引入超市、藥店等業(ye) 態。” 劉娘府地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運營方負責人劉潔介紹。在業(ye) 態引入初期,劉潔去周邊小區做調查問卷,結合群眾(zhong) 需求,她再外出去餐館、藥店、超市等考察,引入相關(guan) 品牌化、連鎖化的門店。

  “現在買(mai) 菜真方便。”王英慧感慨道。在小區東(dong) 西門各有一家超市,還可以比比哪家貨物的性價(jia) 比高一些。不僅(jin) 如此,在小區周邊還有一家預製菜超市,都是切好裝盒的蔬菜,帶回家倒進鍋裏炒一下即可。如果不想下廚,周圍還有幾家平價(jia) 飯館,火鍋、烤魚、炒菜一應俱全。

  引入豐(feng) 富業(ye) 態

  完善多種功能

  最近,劉潔正在對接一家眼科連鎖診所,她想把眼科診所引進到劉娘府地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這裏多是回遷居民,老人多,對眼科的需求比較大。”劉潔說。自從(cong) 該便民生活圈建設以來,除了引入藥店外,還引入了口腔診所、中醫診所、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居民不僅(jin) 可以洗牙補牙、推拿針灸、看病拿藥,還可以看病、測血壓、做心電圖等,就醫多樣化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如今,劉娘府地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豐(feng) 富的醫療資源,也吸引了不少“圈外”的居民來此就醫。

  成為(wei) 全國首批試點以來,石景山區加快建設一刻鍾便民生活圈,促進生活服務業(ye) 轉型升級,在鞏固提升基本保障類業(ye) 態的同時,大力豐(feng) 富發展品質提升類業(ye) 態。記者在劉娘府地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看到,健康服務、文體(ti) 娛樂(le) 、法律谘詢等方麵的業(ye) 態很齊全。“我們(men) 力爭(zheng) 把便民生活圈打造成周邊社區的商業(ye) 中心、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和交流中心。”劉潔跟記者說。

  一處叫“劉娘府地區共享+”的招牌引起記者注意。進入此共享空間,迎麵的一排排書(shu) 架擺滿了各類圖書(shu) 。幾個(ge) 孩子正在認真地看繪本。

  “這些孩子是附近居民暫時托管在這兒(er) 的。”工作人員薑欣說,“作為(wei) 共享空間,居民有新需求,我們(men) 盡量滿足。”從(cong) 去年暑假開始,托管服務成為(wei) 共享空間裏的新項目。“劉娘府地區共享+”空間,融合了劉娘府博物館、社區書(shu) 店、花房、文體(ti) 活動中心、自習(xi) 室、茶室等多種功能。在這裏,居民可以免費借閱圖書(shu) ,參加親(qin) 子手工課、花藝公開課、音樂(le) 培訓課等。在石景山區,便民生活圈裏的購物、休閑、健身、文化、社交等功能越來越完善。

  石景山區還將商業(ye) 與(yu) 物業(ye) 、消費與(yu) 生活、居家與(yu) 社區等場景融合,實現業(ye) 態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進一步提升便民生活圈內(nei) 居民的生活品質。

  “2斤芹菜、1斤油菜、3斤雞蛋”“1袋大米、5斤雞蛋”……在蘋東(dong) 市集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周邊居民可享受免費送菜上門服務。蘋東(dong) 市集是蘋果園菜市場智慧化升級後的新招牌。記者看到,蘋東(dong) 市集進門處的智慧大屏幕常常吸引眾(zhong) 人駐足。屏幕上哪家賣了多少、誰家最受青睞,都會(hui) 實時顯示,為(wei) 周邊居民提供購物參考。

  “改造後的菜市場一層是生鮮果蔬主食,二層是日雜百貨,三層是花卉魚蟲。”據該市集運營負責人黃紅岩介紹,菜市場在原有“集中小修、家政服務、理發等便利化服務和規範化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大數據平台,提供商品追溯、商戶管理、價(jia) 格監測等服務,讓居民買(mai) 得明白,買(mai) 得放心。

  各類民生事項

  就近就便辦理

  在劉娘府地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走進蘋果園街道邊府社區服務站,養(yang) 老助殘、失業(ye) 就業(ye) 、衛生計生、住房保障等8個(ge) 對外窗口一字排開,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各項民生服務。工作人員徐蘭(lan) 潔負責社會(hui) 救助等事項,她接待了一位失獨老人,為(wei) 其辦理領取失獨家庭補助業(ye) 務。在這之前,老人打來電話谘詢,徐蘭(lan) 潔把需要準備的材料告訴她。老人到服務站提交材料之後,徐蘭(lan) 潔全程代辦。“有一些老人辦事不方便,社區服務站也會(hui) 派人上門服務。”邊府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季國輝說。

  據介紹,石景山區在各個(ge) 社區建立服務站,在社區黨(dang) 組織指導下開展工作,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並為(wei) 居民提供就近就便的政務服務。

  當前,社區服務站分不同領域和不同窗口,由不同人承擔不同事項。有時,負責的社工不在崗位上,群眾(zhong) 的一些事情無法辦理。針對這種情況,石景山區在社區服務站設置綜合窗口,可辦理民政、計生等40餘(yu) 個(ge) 事項,並配備專(zhuan) 業(ye) 社工進行值守,提供谘詢、協助辦理業(ye) 務等服務。石景山區還對社工進行所涉事項的培訓,幫助社工全麵掌握相關(guan) 政策。“目前,邊府社區已經設置綜合窗口,不管群眾(zhong) 來辦理什麽(me) 業(ye) 務,都能順利辦理。”季國輝說,其他社工也正朝著專(zhuan) 業(ye) 社工的方向努力。

  為(wei) 了推動一網通辦,社工都會(hui) 主動告知辦事群眾(zhong) 可采取網絡辦理等便利化的渠道,並積極輔助指導群眾(zhong) 線上辦事。

  當前,石景山區正按照“標準統一、分類施策、重點突破、全麵覆蓋”原則,實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等基本製度,實現150餘(yu) 個(ge) 社區政務服務規範化建設全覆蓋,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讓群眾(zhong) 少跑腿,辦事更方便,全麵提升辦事的便捷度和滿意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