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聚焦中國—中亞峰會: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原標題:
務實合作取得豐(feng) 碩成果(聚焦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
中國同中亞(ya) 五國是命運與(yu) 共的好鄰居、好夥(huo) 伴、好朋友、好兄弟。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同舟共濟、互利共贏,是中國同中亞(ya) 五國30餘(yu) 年合作的成功密碼。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推進,中國與(yu) 中亞(ya) 五國在減貧、教育、物流等領域的深層次交流合作取得豐(feng) 碩成果。
交流減貧經驗
促進共同發展
土坯房、黃泥牆,老照片記錄下的昔日生活環境,如今已是平坦的柏油路、整齊的磚瓦房。今年4月,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就業(ye) 與(yu) 減貧部部長穆薩耶夫來到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xiang) 元古堆村,驚歎“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men) 告訴客人,2013年2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我們(men) 村,鼓勵大家一起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元古堆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董建新說,鄉(xiang) 親(qin) 們(men) 沒有辜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期望,引來了水、修通了路,通過發展中藥材、百合等特色種植,2018年實現整體(ti) 脫貧。
行走在元古堆村,穆薩耶夫看到,水泥路連通村巷,小轎車整齊停放。昔日的貧困村已是產(chan) 業(ye) 興(xing) 、環境美、人氣旺的現代鄉(xiang) 村。穆薩耶夫表示,將認真學習(xi) 借鑒中國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采取的一係列有力舉(ju) 措和先進經驗,結合烏(wu) 實際情況加以創新推廣。
同樣在4月,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副總理庫奇卡羅夫率隊在雲(yun) 南省專(zhuan) 題考察脫貧攻堅工作。在瀾滄縣東(dong) 回鎮班利村林下三七種植示範基地,看到遮陰網下一棵棵三七苗長勢良好,庫奇卡羅夫感慨:“這裏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you) 美,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創新,中國青年見多識廣,積極創業(ye) ,帶動大家致富,非常棒!”他表示,班利村的發展,折射出中國在減貧方麵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為(wei) 推動世界減貧事業(ye) 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近年來,減貧合作已成為(wei) 中國和中亞(ya) 國家合作的亮點之一。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表示,他從(cong) 中國的生動實踐中獲得啟發,多次強調“願意了解和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特別是減貧經驗”,並派專(zhuan) 家和政府官員到中國學習(xi) ,以推進烏(wu) 減貧事業(ye) 。
今年1月,第二期上合組織國家減貧與(yu) 發展研修班在重慶西南大學舉(ju) 辦,來自塔吉克斯坦農(nong) 業(ye) 部、衛生與(yu) 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的15名專(zhuan) 家和官員參加了線上培訓。去年6月,西南大學舉(ju) 辦了麵向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專(zhuan) 家和官員的首期研修班。“根據不同國家的實際需求,我們(men) 邀請國內(nei) 專(zhuan) 家進行了各有側(ce) 重的課程安排。”西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譚琳告訴記者,針對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的需求,課程設置了中國社會(hui) 保障兜底政策的主要做法及啟發等內(nei) 容;針對塔吉克斯坦的情況,課程安排了新媒體(ti) 時代的電商營銷策略等內(nei) 容。
培訓結束後,塔吉克斯坦農(nong) 業(ye) 部官員哈桑尼·卡拉姆左達向學校發來郵件說:“對我們(men) 而言,這是一次很有收獲的研修活動,感謝中方的精心組織。”許多學員也表示,希望能夠有機會(hui) 來中國參觀學習(xi) ,實地了解中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風貌。據了解,今年重慶市外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以及西南大學將繼續舉(ju) 辦減貧與(yu) 發展研修班,為(wei) 相關(guan) 國家探索減貧與(yu) 農(nong) 村發展提供中國智慧。
深化教育合作
推動文明互鑒
9年前,17歲的伊赫拉斯·薩帕爾格李迪耶夫(中文名“阿理”)一抵達北京,就迫不及待地讓朋友帶他去爬長城。“太壯觀了!”阿理說,那是他第一次來中國。
阿理來自土庫曼斯坦,中學畢業(ye) 後選擇到中國留學。“我先後在中國的3個(ge) 城市學習(xi) 生活。”阿理在杭州學習(xi) 了1年中文後,在西安讀了4年本科,2020年到蘭(lan) 州大學讀研究生。從(cong) 中文一字不識到讀寫(xie) 流利,阿理如今不再把自己當“老外”。今年碩士畢業(ye) 後,阿理打算繼續留在中國攻讀博士學位,為(wei) 土中兩(liang) 國的教育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1992年,蘭(lan) 州市同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市結為(wei) 友好城市,地方合作成果豐(feng) 碩。”蘭(lan) 州大學土庫曼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海介紹,中國連續多年是土庫曼斯坦最大的貿易夥(huo) 伴,兩(liang) 國不斷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土庫曼斯坦“複興(xing) 絲(si) 綢之路”戰略對接,雙方在教育、文化、科技、體(ti) 育、地方等領域交流合作持續深化。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蘭(lan) 州大學為(wei) 中亞(ya) 五國培養(yang) 了600多名各類高級專(zhuan) 門人才。”蘭(lan) 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院長黎春林說,這些人才在中亞(ya) 國家經貿、教育、政法、通信、地質地理、文學藝術等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
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和中亞(ya) 五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交流不斷加深。2017年,西北師範大學和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合作建立了“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並連續舉(ju) 辦了5屆中國與(yu) 中亞(ya) 人文交流與(yu) 合作國際論壇。
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後不久,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吉爾吉斯斯坦文化功勳榮譽稱號獲得者拉希德·尤蘇波夫教授致信西北師範大學,表示中共二十大是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重要窗口,並表達進一步加強校際人文交流合作的願望。
拓展物流通道
實現互利共贏
“裝車完畢,請檢查!”
“收到!可以安排取車。”
江蘇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生產(chan) 操作部調度員成飛,用對講機與(yu) 現場指揮進行溝通對接。30分鍾後,帶有“連雲(yun) 港”字樣的紅色機車從(cong)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鳴笛出發。列車一路向西,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開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中哈兩(liang) 國共同出資建設的合資企業(ye) 。自2014年5月運行以來,在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喀什、二連浩特、滿洲裏5個(ge) 出境口岸都有業(ye) 務,實現對中亞(ya) 地區主要站點全覆蓋。
5月12日,來自無錫一家企業(ye) 的1700噸聚酯切片,從(cong)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出發奔向目的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塔什幹。烏(wu) 一家工廠的負責人努爾蘭(lan) 得知列車順利發車的消息,興(xing) 奮地喊道:“太棒了,我們(men) 的工廠有希望了!”
大約半個(ge) 月前,努爾蘭(lan) 所在的工廠因庫存原料緊張,向無錫這家企業(ye) 發出聚酯切片緊急訂單,該原料主要用於(yu) 生產(chan) 食品包裝。如果這批貨物不能於(yu) 5月底運抵,工廠將無法及時交付成品,麵臨(lin) 巨額貿易索賠。在收發貨人的共同努力下,該貨物申報計劃被優(you) 先處理,貨物於(yu) 5月1日從(cong) 無錫運抵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11天後順利發往塔什幹。努爾蘭(lan) 感慨道:“本來我們(men) 已經做好了賠款準備——完全沒想到無錫工廠不到半個(ge) 月就能順利發運!”
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多式聯運部經理蘇立洋介紹,公司著力打造物流雙循環通道,並逐步形成了覆蓋東(dong) 南亞(ya) 和東(dong) 亞(ya) 的多通道、多種運輸方式方案,可以讓來自中亞(ya) 的貨物通過連雲(yun) 港中亞(ya) 班列進口或過境到第三國,滿足客戶多重需求。
為(wei) 應對日益增加的物流需求,2022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dong) 大門”經濟特區無水港,兩(liang) 條新增軌道建成投用,無水港場站換裝能力提高一倍。“霍爾果斯—東(dong) 大門”經濟特區無水港是繼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後,第二個(ge) 中哈國際物流合作項目。“憑借中哈雙方共同推進電子口岸等信息化項目建設,無水港已與(yu)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實現業(ye) 務聯動、人員互派、信息聯通和資源共享。”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學梅說。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運行以來,雙方並肩作戰,促進了哈薩克斯坦與(yu) 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哈中兩(liang) 國之間的合作將持續穩定發展,感謝中方和中國同事提供的幫助與(yu) 支持。”代表哈方參與(yu) 經營管理的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阿孜感言,這條“黃金通道”為(wei) 兩(liang) 國不斷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發揮了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張光政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