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大附三院以“三新”模式推動臨床護理高質量發展
護理工作體(ti) 現在臨(lin) 床醫學的各個(ge) 方麵,直接關(guan) 係到醫療質量,關(guan) 係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社會(hui) 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程度。近年來,重醫大附三院護理部秉承“崇德尚道,廣博慈愛”的核心價(jia) 值觀,堅持“為(wei) 人民健康謀福祉”的宗旨,圍繞醫院“一五三”總體(ti) 發展戰略,創新開展護理崗位層級管理,激發護理團隊活力;創新“信息引領”,“智慧護理”,將護士還給患者,患者就醫滿意度持續提升……探索實施“三新”模式,推動了該院臨(lin) 床護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創新護理人才高質量發展新思路
“護理團隊,一起去查房。”“專(zhuan) 科護士坐門診。”“這邊的病人PICC置管需要靜療專(zhuan) 科護士會(hui) 診。”在重醫大附三院,一批有資質的專(zhuan) 科護士不僅(jin) 奔走在臨(lin) 床,在護理門診、會(hui) 診、查房、換藥、慢性病管理等領域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群眾(zhong) 就醫更方便,還能降低負擔。護士隻有打針拿藥作用的固有印象正在改變。
這是該院從(cong) 建院伊始就重視專(zhuan) 科護理發展的結果。重醫大附三院護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楊曉蓉介紹,醫院緊緊圍繞國家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思路,在頂層設計上進行了專(zhuan) 科護理發展總體(ti) 規劃,成立了由護理部直管的專(zhuan) 業(ye) 護理管理組,下設11個(ge) 專(zhuan) 科護理小組,現有31類專(zhuan) 科護士共226人,占比全院護理人員的30.95%;開設了4個(ge) 專(zhuan) 科護理門診(近3年累計服務群眾(zhong) 15000餘(yu) 人次),並開展全院護理疑難病例會(hui) 診工作。
護士是醫院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專(zhuan) 科護士是護理團隊中的專(zhuan) 家,專(zhuan) 科護理建設是為(wei) 病人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基石。正是認識到專(zhuan) 科護理發展的重要性,重醫大附三院通過推進專(zhuan) 科護士培養(yang) 與(yu) 管理長效機製的建立健全、專(zhuan) 科護士培訓平台和使用平台的持續完善等舉(ju) 措,建立起較為(wei) 完善的專(zhuan) 科護理管理體(ti) 係和質量體(ti) 係,不斷擴大護理服務的延續性、協調性、整體(ti) 性,實現護理高質量發展需求。
目前,醫院開設四個(ge) 專(zhuan) 科護理門診,包括PICC護理門診、慢性創麵護理門診、糖尿病足專(zhuan) 病門診、助產(chan) 士門診。數據統計,專(zhuan) 科護理小組2022年度會(hui) 診達126次,靜療專(zhuan) 科小組開展了院外會(hui) 診6次。
“我們(men) 還開展了豐(feng) 富多樣的專(zhuan) 科護理小組特色活動,比如說‘無痛病房’建設,多種主題的護理義(yi) 診活動走進社區等,切實提升了群眾(zhong) 的就醫‘新感受’。”楊曉蓉說。
打造護理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4月15—16日,第十二屆中國醫院院長大會(hui) 在廈門召開。重醫大附三院院長傅仲學,黨(dang) 委委員、副院長曾燕受邀在大會(hui) 上暢談醫院管理創新成果和人才管理生動實踐。醫院創新機製改革,全麵促進醫院人才培養(yang) 和人才儲(chu) 備成為(wei) 關(guan) 注點。
“在醫院創新機製改革,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崗位層級管理也是重點工作之一。”楊曉蓉表示,在這樣的改革思路下,醫院護理人員實行“分係、分類、分層、分級”管理,職稱“評、聘、薪”分離,建立起了崗位-職稱-薪酬綜合管理體(ti) 係,不僅(jin) 有效激發護理團隊內(nei) 部活力,也營造了敢學比拚的良好氛圍,為(wei) 完善護理學科建設體(ti) 係、深化臨(lin) 床護理發展內(nei) 涵、增強護理科研發展動力、提升教學能力水平等提供了持續動力。
據悉,該院護理團隊在重慶市領先開展了3CG腔內(nei) 導管尖端定位技術和經外周靜脈置入耐高壓MINI中線導管技術,同時開展了一針式皮下隧道式PICC穿刺技術、改良式靜脈中長導管置入技術、重症超聲在重症患者腸內(nei) 營養(yang) 中胃腸道監測的可視化管理、慢性創麵門診開展傷(shang) 口無痛換藥等多項護理新技術。通過深化臨(lin) 床護理發展內(nei) 涵,醫院成為(wei) 重慶市血液淨化專(zhuan) 科護士培訓基地;護理團隊多次主辦市級繼教培訓班;在重慶市各級護理專(zhuan) 委會(hui) 擔任主任委員/學組組長等學術任職7人次。
探索護理效率高質量發展新體(ti) 係
“我院臨(lin) 床使用的每一台移動設備(PDA)都是一個(ge) 護士站,實現了護士在床旁隨時響應和執行其全部護理工作。信息化護理管理係統在我院全麵使用,規範了護理工作行為(wei) ,提升了護士工作效率,保障了臨(lin) 床護理工作安全,提高了工作質量,逐步實現了護理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精細化,輔助臨(lin) 床護理決(jue) 策支持,促進護理科研的發展。”在4月初召開的“中國衛生人才培養(yang) 項目護理管理信息化專(zhuan) 題培訓班”上,麵對來自全國的醫療、信息和護理專(zhuan) 家,楊曉蓉交流分享了醫院近年來智慧護理建設成果,獲得關(guan) 注,並到重醫大附三院進行了實地參觀交流。據悉,截至目前,醫院已接待全國各地省市醫院參觀交流護理信息化建設人員近300人。
據了解,重醫大附三院信息化建設規劃按照“一個(ge) 平台、兩(liang) 個(ge) 中心、八大類應用”進行頂層設計,圍繞“智慧就診、智慧醫療、智慧護理、智慧管理”四大板塊,不斷創新與(yu) 探索“智慧醫院”建設。從(cong) 建院開始,醫院就以“信息引領”的辦院理念,加強護理信息化建設。在HIS和NIS係統基礎上,購入了移動護理終端設備(PDA)實現了執行醫囑的全周期管理。經過不斷完善和探索,2020年,醫院引入移動護理信息化係統,實現了護士在床旁隨時響應和執行其全部護理工作,並全麵推行“護理管理係統”,實現了管理可視化,構建起了護理“全景指揮艙”。
“11個(ge) 專(zhuan) 科護理小組中,就包括我們(men) 的信息化專(zhuan) 科護理小組,他們(men) 定期在臨(lin) 床收集和反饋移動護理係統和護理管理係統使用情況,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需求、患者的就醫需求等持續更新升級。在護理管理係統,護理人員與(yu) 信息工程師共同研發新增幾大板塊,包括崗位層級管理、績效考核係統等。”楊曉蓉介紹,信息化服務體(ti) 係的建設,不僅(jin) 全麵提升了護理管理效率和護理工作效率,也讓患者就醫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比如,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團隊利用信息化係統,實現各類消毒器械洗、消、使用全周期質量閉環管理,從(cong) 源頭控製醫院感染的發生,促進關(guan) 鍵核心環節的質量可防可控可溯;急診科護士自主研發“急診護理係統”,提高分診工作效率、提高搶救室危重患者搶救信息的管理及院前出診登記效率;重慶首家血糖信息化平台對全院住院患者血糖進行統一管理,讓醫護聯合降低低血糖發生率,保障了患者安全。由此,2022年醫院獲批為(wei) 重慶市“醫院血糖信息化管理學術培訓基地”。同年,榮獲全國“規範化持續葡萄糖監測示範單位”。
有了信息化賦能,重醫大附三院護理事業(ye) 伴隨著智慧醫院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22年,醫院獲批重慶市護理學會(hui) 第一屆智慧護理專(zhuan) 委會(hui) 、重慶市健促會(hui) 第一屆護理信息化專(zhuan) 委會(hui) 主委單位;今年4月,醫院成功承辦了國家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主辦的中國衛生人才培養(yang) 項目護理管理信息化專(zhuan) 題培訓班。
“醫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息化支撐。”重醫大附三院院長傅仲學表示,信息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就醫“新需求”的一個(ge) 重要抓手,醫院將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打造數字賦能、整體(ti) 智治新模式,為(wei) 人民健康安全和醫院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蔣永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