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山西係列主題雲展覽將於5月18日上線
人民網太原5月10日電(段思齊)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山西作為(wei) 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曆史地位獨特、責任使命重大。5月18日,山西博物院傾(qing) 力打造的“大河上下·晉魂”黃河文化山西係列主題雲(yun) 展覽的第一期《最初的中國》將正式上線。
據悉,該係列主題雲(yun) 展覽依托山西文物大省資源優(you) 勢,基於(yu) 山西博物院現有的數字化成果,提煉了山西文明的精神標識,與(yu)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主題相呼應,以“晉魂”為(wei) 主線,深挖文物背後的曆史價(jia) 值和文化價(jia) 值,以“綱+目”的形式,整體(ti) 規劃、分期建設實施,旨在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加強山西文化的傳(chuan) 播,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陶寺遺址自2002年被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以來,一直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內(nei) 容。作為(wei) 探索“晉魂”的關(guan) 鍵,陶寺遺址當仁不讓。所以,雲(yun) 展覽第一期以陶寺文化為(wei) 核心,規劃四個(ge) 單元:帝堯之都、歲物豐(feng) 成、經天緯地、禮樂(le) 初成,從(cong) 都城、農(nong) 業(ye) 、科技、禮樂(le) 四個(ge) 維度,帶領觀眾(zhong) 感受最初的中國。
雲(yun) 展覽打破傳(chuan) 統的圖文展示形式,通過三維場景還原、視聽動畫、趣味互動、原創手繪等,讓觀眾(zhong) 在通俗易懂、寓教於(yu) 樂(le) 的線上觀展中,感受4300年前陶寺先民的生活場景和智慧,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zhong) 通過觀看、參與(yu) 展覽,感受文物背後蘊含的“晉魂”精神和內(nei) 涵,提升文化自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