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製度、依靠法治(人民觀點)

發布時間:2023-05-19 09:4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ge) 係統完備、全麵整體(ti) 的過程,必須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形成環環相扣、協同聯動的製度體(ti) 係

  強化製度執行,讓製度成為(wei) 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才能真正把生態領域的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一個(ge) 成功的環保案例背後,往往有一個(ge) 關(guan) 於(yu) 製度或法製的故事。

  盧孝華的家位於(yu)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周營村,離長江隻有數百米。白天到江邊看風景,晚上去江邊跳廣場舞,已成為(wei) 她的生活習(xi) 慣。浩浩江水、綠地花海,讓她感到愜意舒心。

  遙想多年以前,橋林街道卻是另一番景象。在橋林街道的18.9公裏長江岸線上,最多時聚集了47家大小船廠,切割、軋鋼、除鏽、噴漆,既是生產(chan) 工序,也是汙染源頭。沿江居民抱怨:“江邊嗆得睜不開眼,我們(men) 是‘濱江不見水,近水不親(qin) 水’。”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深刻轉變,製度長出“牙齒”。南京編製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全麵開展長江岸線專(zhuan) 項整治行動,製定並實施《南京市長江岸線保護辦法》《南京市長江岸線保護條例》。

  不斷織密織牢的製度之網,助力船廠變綠地、碼頭變公園。一段段“生產(chan) 岸線”變成詩情畫意的“生態岸線”,生動印證“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製度、依靠法治”。

  思想認識到位,行動才能自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隻有實行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才能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涉及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jia) 值觀念的深刻變革,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ge) 係統完備、全麵整體(ti) 的過程,必須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形成環環相扣、協同聯動的製度體(ti) 係。要求“加快製度創新,增加製度供給,完善製度配套,強化製度執行”,提出“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責的,必須一追到底”,明確“要嚴(yan) 格用製度管權治吏、護藍增綠”……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麵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強調實行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深刻回答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機製問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製定修訂環境保護法等多部法律法規,建立實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製度,全麵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jia) 考核製度和責任追究製度,建立實施生態補償(chang) 製度、河湖長製、林長製……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環境法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製度體(ti) 係基本形成。今天,河長製帶來河長治,一幅幅魚翔淺底、人水相親(qin) 的圖畫徐徐鋪展;日益完善的濕地生態補償(chang) 製度,讓保護生態不吃虧(kui) 、能受益的局麵漸成常態;環境保護公眾(zhong) 參與(yu) 製度進一步完善,民眾(zhong) 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形成全民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局麵。越織越密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既夯實了保護綠水青山、保障生態安全的基礎,也讓用製度文明為(wei) 生態文明保駕護航逐漸成為(wei) 共識,讓美麗(li) 中國漸行漸近。

  製度的生命力在於(yu) 執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製度的剛性和權威必須牢固樹立起來,不得作選擇、搞變通、打折扣。”前不久,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公布,一大批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啃最硬的“骨頭”,解最難的問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製度自2015年建立實行以來,動真碰硬、攻堅克難,堅決(jue) 查處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jue) 一批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釋放出“決(jue) 不能讓製度規定成為(wei) ‘沒有牙齒的老虎’”的強烈信號。強化製度執行,讓製度成為(wei) 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才能真正把生態領域的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guan) 鍵在領導幹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些重大生態環境事件背後,都有領導幹部不負責任、不作為(wei) 的問題,都有一些地方環保意識不強、履職不到位、執行不嚴(yan) 格的問題,都有環保有關(guan) 部門執法監督作用發揮不到位、強製力不夠的問題。”甘肅祁連山由亂(luan) 到治,陝西打響秦嶺青山保衛戰,青海木裏礦區重披綠裝……一大批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入進行,既彰顯了製度建設成效,也給各級領導幹部敲響警鍾,“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各級領導幹部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jue) 策、造成嚴(yan) 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要終身追責。

  朗朗晴空、徐徐清風,民生之要、百姓之盼。用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不斷提高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我們(men) 相信,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li) 中國建設,步伐將會(hui) 更堅實,成果將會(hui) 更豐(feng) 碩。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