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國際博物館日】講活文物故事 賦彩美好生活
“博物館、可持續性與(yu) 美好生活”是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5月18日,圍繞這個(ge) 主題,山西博物院推出係列活動,線上線下展覽豐(feng) 富多彩;手工社教活動各具特色;文創宣推活動雲(yun) 上綻放精彩……讓山西文物“活”起來,讓觀眾(zhong) 徜徉在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文明之間,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展覽 沉浸體(ti) 驗古今交融之美
“這個(ge) 展覽真不錯,通過三維場景還原、視聽動畫、趣味互動、原創手繪等手段,讓我沉浸式感受到了陶寺文化之美,感受到文物背後蘊含的精神和內(nei) 涵。”5月18日,在網上參觀完“大河上下·晉魂”黃河文化山西係列主題雲(yun) 展覽第一期“最初的中國”,太原市民黎冰感慨地說。 “大河上下·晉魂”黃河文化山西係列主題雲(yun) 展覽是山西博物院在國際博物館日推出的重點展覽,以陶寺文化為(wei) 核心,規劃為(wei) 4個(ge) 單元:帝堯之都、歲物豐(feng) 成、經天緯地、禮樂(le) 初成,從(cong) 都城、農(nong) 業(ye) 、科技、禮樂(le) 4個(ge) 維度,帶領觀眾(zhong) 感受4300年前的最初中國。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山西博物院通過聯合辦展、交流展覽等形式,聚焦中華文明標識建設,推出“大河上下·晉魂”黃河文化山西係列主題雲(yun) 展覽、彩雲(yun) 之“滇”——古滇國青銅文化展、玉見良渚——良渚文化專(zhuan) 題展、文明“敘”語——古敘利亞(ya) 文明特展、尋根——王純傑書(shu) 法藝術展等主題鮮明的展覽,讓觀眾(zhong) 沉浸其間,充分享受古今交融之美。
社教 “零距離”感受文物魅力
親(qin) 自體(ti) 驗良渚玉器的切割、雕刻等製作工藝,與(yu) 中華古玉文化“零距離”接觸;去青銅王國探險,為(wei) 文物塗色,製作我的滇國日記,了解古滇國文化……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在國際博物館日進行的“接地氣”的社教活動,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參與(yu) 。 山西博物院副院長張慧國說:“我們(men) 的趣味課堂采用趣味小課堂+動手體(ti) 驗的形式,帶領遊客探索良渚玉器的切割、雕刻等製作工藝。在感受良渚玉器成就的同時,窺探中華古玉文化在山西地區的綿延,通過立體(ti) 多元的博物館教育活動吸引更多的市民遊客走進展覽。”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山西博物院策劃推出麵向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的個(ge) 性化服務,使更多的觀眾(zhong) 可以在博物館享受到適合自己的個(ge) 性化、高品質公共服務。“博物館裏的老年大學”文化主題活動,以講授和操作兩(liang) 種方式讓老年人更深入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以花為(wei) 禮感恩相伴”母親(qin) 節非遺麵塑花親(qin) 子活動,從(cong) 館藏文物“彩陶罐”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玫瑰花紋,結合山西獨特非遺麵塑技藝,帶領青少年在了解仰韶文化的同時,弘揚中華孝道文化。山西博物院誌願者團隊走進中小學校、社區,開展“博物館裏的神奇動物總動員——羊毛氈包DIY”活動、“博物教室”係列教育活動等。
文創 線上新品展示受熱捧
當日,山西博物院參與(yu) 了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抖音主辦的主題為(wei) “在博物館遇見美好生活”博物館文創推廣活動。以抖音達人直播的方式,在達人直播間進行“鳥尊——驚鴻係列”飾品、“青銅華彩”係列紙雕燈等文創產(chan) 品推介,展現博物館當下帶給大家的美好生活。 “這個(ge) 金色的鹿是項鏈嗎?挺好看的。”“是的,是我們(men) 館的文創產(chan) 品,這個(ge) 樣子很特別,是我們(men) 直播間的爆款。”同日,在“山西博物院文創”抖音賬號中開展的主題直播活動也受到熱捧。本次直播活動以鹿吊墜、“萌回千年”貓爪吊墜、“新晉修複師”文物修複套盒、流體(ti) 鳥尊擺件、鳥尊天氣瓶、青銅藝術擺件等“晉魂”係列文創新品為(wei) 媒介,展示山西博物院近期文創研發的最新產(chan) 品,用文創產(chan) 品詮釋展覽的主題,吸引更多年輕受眾(zhong) 關(guan) 注博物館文創,感受博物館文化魅力。(記者孫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