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鹽堿地特色農業 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北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在河北幹部群眾(zhong) 中持續引發熱烈反響
發展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ge) 戰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5月11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旱堿地麥田。總書(shu) 記指出,要立足我國鹽堿地多、開發潛力大的實際,發揮科技創新的關(guan) 鍵作用,加大鹽堿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有效拓展適宜作物播種麵積,積極發展深加工,做好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這篇大文章。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極大地激勵和鼓舞了河北幹部群眾(zhong) 的信心和鬥誌。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進一步加大鹽堿地綜合利用改造提升力度,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調整種植結構,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的開發推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除了沿海地區,東(dong) 北鬆嫩平原、內(nei) 蒙古河套地區、新疆地區等,都有大片鹽堿地。要在已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努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這篇大文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指示後,省農(nong) 林科學院的幹部職工備受鼓舞。他們(men) 第一時間組織專(zhuan) 家,圍繞濱海鹽堿地高質量開發利用開展深入調研和研討。
“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就要注重因地製宜,讓鹽堿地也能變廢為(wei) 寶。”省農(nong) 林科學院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張鐵龍介紹,近年來,他們(men) 圍繞濱海鹽堿地高質量開發利用,聚焦高產(chan) 穩產(chan) 、優(you) 質專(zhuan) 用、耐旱節水、抗病蟲、抗逆、適宜全程機械化作業(ye) 等優(you) 異特性,選育出小麥、大豆、高粱、水稻、棉花、油葵、蔬菜、果樹等70餘(yu) 個(ge) 耐鹽堿新品係、12個(ge) 新品種,研發了重鹽堿地設施的改土降鹽技術,為(wei) 促進鹽堿地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張鐵龍表示,接下來,他們(men) 將加大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研發,繼續選育具有高經濟價(jia) 值、綠化生態價(jia) 值的耐鹽堿植物新品種,研製新型增效緩控釋肥料、水溶肥料、功能微生物菌劑、土壤調理劑等適宜鹽堿地綜合利用的農(nong) 業(ye) 綠色投入品,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的開發推廣。
在滄州中捷產(chan) 業(ye) 園區,當地科研人員經過多年攻關(guan) ,先後育成“冀麥32”“捷麥19”“捷麥20”三個(ge) 旱堿麥優(you) 質品種。“良種在手,我們(men) 有了發展旱堿麥產(chan) 業(ye) 的基礎,但要打開更大的市場,還需在深加工上下功夫。”滄州中捷產(chan) 業(ye) 園區黨(dang) 組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孫西讓說。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我們(men) 發展旱堿麥產(chan) 業(ye) 提振了信心。”孫西讓表示,他們(men) 將以“捷麥19”等優(you) 質旱堿麥作物為(wei) 基礎,深耕旱堿麥深加工產(chan) 業(ye) ,積極引入社會(hui) 資本,以市場化手段培育深加工企業(ye) ,打造從(cong) 育種選培、規模化種植到旱堿麥深加工的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模式。此外,進一步調整鹽堿地種植結構,因地製宜種植苜蓿、高粱等作物,開展多品種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向優(you) 質化、多樣化和特色化發展。
不僅(jin) 在滄州,唐山南部沿海區域也有鹽堿地。
近年來,唐山市通過鹽堿地改良、耐鹽堿品種培育等治理模式,深入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水稻種植已成為(wei) 唐山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的代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給了我們(men) 極大的鼓舞。”唐山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董印玲表示,唐山市將堅持政府與(yu) 市場相結合,多渠道增加鹽堿地利用投入,充分發揮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土地整理等項目資金作用,集中力量進行鹽堿地規模化開發利用。同時,持續加大對鹽堿地稻米深加工產(chan) 業(ye) 的政策支持力度,從(cong) 水稻育苗、插秧、收割、加工等流程加快實現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chan) ,推進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
加強科技創新,在鹽堿地上種出“新糧倉(cang) ”“果蔬倉(cang) ”
在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的麥田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望著廣袤的田野,思慮深遠:“全國有15億(yi) 畝(mu) 鹽堿地,其中適宜種植糧食的5億(yi) 畝(mu) ,如果能開發利用,對於(yu) 擴大我國耕地麵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yi) 。”
“深入領會(hui) 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將大力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河北貢獻。”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孫晨光說。
鹽堿地如何變成豐(feng) 產(chan) 田?孫晨光表示,他們(men) 將加快推進鹽堿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建設旱堿麥等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育繁推示範區,構建種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ti) 化的產(chan) 業(ye) 鏈。大力發展旱堿麥精深加工,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將鹽堿地資源劣勢轉化為(wei) 高品質農(nong) 作物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提高鹽堿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加強鹽堿地改造提升,推進鹽堿耕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配套完善排水體(ti) 係,提升鹽堿耕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實施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有效提升鹽堿地質量和地力水平。
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科技創新是武器。唐山市曹妃甸區政府黨(dang) 組成員徐偉(wei) 介紹,近年來,曹妃甸依照鹽堿地鹽堿化程度,持續對濱海鹽堿土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通過施磷石膏改良土壤、水肥調控降低土壤鹽分,引進推廣適應不同鹽堿梯度的植物新品種,讓昔日白花花的鹽堿灘塗變為(wei) 花鄉(xiang) 果巷。
“發揮科技創新的關(guan) 鍵作用,繼續加大鹽堿地改造提升力度。”徐偉(wei) 表示,曹妃甸區將依托河北省農(nong) 林科學院濱海農(nong) 業(ye) 研究所,針對濱海鹽堿地鹽、板、瘦等障礙性因子,持續開展生物改良利用鹽堿地技術研究,不斷突破鹽堿地改土降鹽和產(chan) 能提升等關(guan) 鍵技術。在保障糧食生產(chan) 能力基礎上,實施推廣抗旱品種、高效節水灌溉、農(nong) 田建設水肥一體(ti) 化和節水品種及配套技術推廣。通過綜合運用生物、工程、農(nong) 藝、管理等節水技術和措施,努力控製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減少地下水開采,有效推進農(nong) 業(ye) 節水增效,努力在鹽堿地上種出“新糧倉(cang) ”“果蔬倉(cang) ”。
在渤海新區黃驊市,目前尚有未開發鹽堿地15.6萬(wan) 畝(mu) 。近年來,當地統籌實施淋鹽壓堿、降鹽蓄墒、科學選種、測土配施、起壟覆膜等多項技術措施,圍繞“田、土、水、路、電、技、管”綜合配套,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3萬(wan) 畝(mu) ,鹽堿地改良成效顯著。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我們(men) 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men) 將加快鹽堿地改良成果轉化,努力實現由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的轉變,不斷促進鹽堿地資源開發利用。”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聶晶表示,他們(men) 將強化科技項目、創新基地和農(nong) 業(ye) 科技人才的統籌銜接,組建旱堿麥種植技術創新團隊,加大鹽堿地改良和良種培育支持力度,不斷推進鹽堿地治理和旱堿麥種業(ye) 振興(xing) 。以此為(wei) 依托,持續推廣標準化種植,打造“鹽堿地改良+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應用場景,全力創建國家級旱堿麥標準化種植示範區,促進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業(ye) 增效和農(nong) 民增收。(記者李巍、馬朝麗(li) 、王育民、郝東(dong) 偉(wei) 、袁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