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印發
本報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寇江澤)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新修訂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在處罰種類、時限、權限、程序、執法方式等方麵作出調整,確保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嚴(yan) 格規範依法開展執法活動。《處罰辦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處罰辦法》修訂以新行政處罰法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yi) 為(wei) 基礎,嚴(yan) 格遵守行政處罰領域的通用規範,同時緊密聯係生態環境執法實際,突出生態環境領域執法特點,增強生態環境執法的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嚴(yan) 格約束行政執法行為(wei) ,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這位負責人介紹,文件名稱由原來的《環境行政處罰辦法》改為(wei) 《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條款數目由原來的82條增加至92條,依據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按立案、調查取證、案件審查、告知和聽證、法製審核和集體(ti) 討論、決(jue) 定、信息公開的順序進行分節規定。
在具體(ti) 內(nei) 容上,修改完善處罰種類。新增了通報批評,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一定時期內(nei) 不得申請行政許可,責令限期拆除等處罰種類;修改完善調查取證的相關(guan) 規定。細化自動監測數據的應用要求,突出標記規則的重要作用;完善行政處罰裁量權的相關(guan) 規定。完善了不予處罰的情形,增加了從(cong) 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規範和細化行政處罰的程序。新增應當組織聽證的條件和聽證的程序要求,明確重大執法決(jue) 定法製審核的範圍、審核內(nei) 容以及審核意見;補充增加行政處罰信息公開的內(nei) 容。在第三章“普通程序”中單獨增加“信息公開”一節,對公開的主體(ti) 、公開的內(nei) 容、不予公開的情形、隱私保護、公開的期限、公開撤回等內(nei) 容進行細化規定;修改相關(guan) 時限和罰款數額。對立案時限、作出處罰決(jue) 定的時限、適用簡易程序的處罰金額、較大數額罰款等時限和數額作出了調整。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2日 1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