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這家小店,溫暖在“默默”中傳遞
這是一家“沉默”的小店。“我是聾人咖啡師,請你指給我看。”走進店來,吧台上的提示語,引導客人開啟一段特別的消費體(ti) 驗。
這也是一家“溫暖”的小店。飲品製作完成,咖啡師微笑著遞給客人,客人點頭致謝,偶爾也會(hui) 有一兩(liang) 位客人學著手語菜單比個(ge) “感謝”。
全國助殘日前夕,這家名為(wei) “棲棲小店”的助殘公益實體(ti) 店開業(ye) 了。“棲棲”是南京市棲霞區殘聯的IP形象代言人,店裏擺放著她的粉衣卡通形象。
24歲的店長石雲(yun) 鵬,曾是一名殘疾人社工。“我們(men) 在吧台前安裝了一套語音轉文字係統。客人也可以正常點單,係統會(hui) 把客人的需求轉為(wei) 文字投射在幕布上。”他說。
石雲(yun) 鵬介紹,小店采用了政府職能化指導、企業(ye) 市場化運營的模式,出資方和運營方是南京本土的兩(liang) 家愛心企業(ye) 。“遵循‘公益性+市場化’的理念,‘棲棲小店’將成為(wei) 展示我們(men) 殘疾人事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窗口。”棲霞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章晶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店分為(wei) 前廳、中庭、後廳,前廳是咖啡店,中庭供遊客休憩,後廳則是多功能廳和文創產(chan) 品展示廳,為(wei) 更多殘疾人士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自製折扇、陶瓷器皿、孤獨症兒(er) 童的繪畫作品,在這裏都能得到展銷的機會(hui) 。
製作一杯拿鐵,需要先研磨出13.2克咖啡粉,再按照1:2的比例調配咖啡和牛奶,最後根據客人喜好加上不同量的糖,這是店員謝雨橋不久前才學會(hui) 的。今年2月,為(wei) 備戰第七屆殘疾人職業(ye) 技能競賽,一級聽力障礙的謝雨橋掌握了這項新技能。
在這裏,美式咖啡叫“棲霞落日”,抹茶拿鐵叫“茶落潮升”。除了飲品名稱之外,客人黎女士還道出了這家小店的內(nei) 在獨特之處:“咖啡師主要是通過眼神和表情與(yu) 顧客溝通,這反而讓我覺得彼此的距離更近了。”
“既能得到尊重,又能自食其力,我想在這裏長期幹下去。”這是謝雨橋的“心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