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暢通公共交通 便捷群眾出行
公共交通之於(yu) 城市,猶如經絡之於(yu) 軀體(ti) ,是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以及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一列列地鐵猶如巨龍,呼嘯著從(cong) 滔滔湘江下穿過;公交車、出租車、輕軌等多種交通方式實現立體(ti) 接駁、無縫換乘……近年來,湖南長沙立足城市發展所需、市民所盼,大力推進綜合交通統籌融合發展,公共交通實現“擴容提質”,讓群眾(zhong) 暢享其行、樂(le) 享出行。
方便、快捷
城鄉(xiang) 公交“村村通”
“叮”的一聲,長沙市嶽麓區雨敞坪鎮村民、70歲的吳利華拿出老年卡,登上一輛嶄新的新能源公交車。才建成半年左右的公交車站距離他家很近,僅(jin) 有150餘(yu) 米。
去年11月,隨著9台公交車緩緩駛入新源社區、西湖村等17個(ge) 建製村,長沙主城區城鄉(xiang) 全麵實現“村村通公交”。
“在此之前,長沙主城區27個(ge) 建製村暫未通公交,約有13萬(wan) 居民出行不便。”市交通運輸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針對這一情況,交通局按照“全麵覆蓋、科學合理、安全可靠、市區共建”的原則,製定了主城區城鄉(xiang) 公交“村村通”實施方案和線網規劃方案。2022年8月和11月,先後分兩(liang) 批開通了13條“村村通”城鄉(xiang) 公交線路。
長沙“村村通”公交票價(jia) 為(wei) 2元,和城區公交價(jia) 格一致,年齡超過65周歲的老年乘客可免費乘車。選用適合農(nong) 村道路通行條件的小型純電動車輛,並挑選經驗豐(feng) 富的駕駛員,通過智能調度平台統一調度,準點定時發車,讓城鄉(xiang) 居民“高興(xing) 出門、平安回家”。
近年來,市交通運輸局把解決(jue) 農(nong) 村居民出行問題列入為(wei) 民辦實事清單,多次組織實地調研,充分征求群眾(zhong) 意見建議,結合實際規劃調整公交線網,大力推進農(nong) 村道路提質改造、道路安防設施安裝、公交站亭牌建設等工作,確保實現“長沙主城區建製村100%通公交、城鄉(xiang) 公交100%融入城市公交網絡”的“雙百”目標。
該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歐璟表示,接下來長沙將持續填補公交線網薄弱區域、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探索創新農(nong) 村運輸服務發展模式,把“村村通”打造成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公交示範項目,讓更多城鄉(xiang) 居民暢享便捷出行。
舒適、高效
智慧賦能綠色交通
長沙公共交通路網在不斷完善的同時,也在不斷朝著綠色、智能、舒適的方向提質升級。
315路是長沙2020年開通的首條智慧公交線路。“通過車路協同係統,315路公交路線與(yu) 交警智能信控係統聯動,能實現公交優(you) 先通行。車尾屏幕可以顯示紅燈倒計時,避免後車因駕駛員視線被遮擋而誤闖紅燈。”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師劉高在315路天馬山公交首末站,邊演示邊介紹道,通過基於(yu) 智能網聯的“車、站、路、雲(yun) ”一體(ti) 化協同智慧公交解決(jue) 方案,能提高約30%的通行效率。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當前,長沙主城區已有75條線路、2072台公交車完成了智能網聯設備安裝,84個(ge) 交叉路口實現了智能網聯改造。除了315路以外,還開通了9路、3路以及梅溪湖智慧定製通勤公交東(dong) 線、西線等多條智慧公交線路。主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已達100%,常規公交線路與(yu) 地鐵接駁率達94.9%。“抬腳上公交、出門坐地鐵”成為(wei) 眾(zhong) 多市民出行首選方式。
此外,全市交通綜合協調與(yu) 應急指揮中心(TOCC)二期工程已經啟動建設。通過多元公交數據融合,持續完善公交運營監管、智能調度、規劃決(jue) 策支持、出行信息服務等功能,打造“智慧公交大腦”。
目前長沙公交車輛全部為(wei) 清潔能源公交車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占比達70.8%。去年,長沙榮獲全國首批綠色出行創建示範考核評價(jia) 達標城市。
下一步,長沙將開通定製公交、旅遊公交、夜間專(zhuan) 線、微循環公交等特色線路,完善巡遊出租車電召服務功能,加快公共交通導盲係統建設改造,打造敬老愛老服務線路,持續提升服務水平,保障群眾(zhong) 安全、便捷出行,助力城市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