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真金白銀實打實優化創新生態

發布時間:2023-05-25 14:36:00來源: 安徽日報

  “作為(wei) 一家高新技術企業(ye) ,我們(men) 深刻感受到了政策對我們(men) 的傾(qing) 斜,對企業(ye) 稅收給予了大力的優(you) 惠。”5月23日,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副部長祝元告訴記者,今年4月,公司申請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及相關(guan) 稅收減免已經於(yu) 當月退稅到位。

  “明天氫能公司成立於(yu) 2017年7月1日,是氫能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型公司,擁有氫能及燃料電池自主核心技術,致力於(yu) 清潔能源開發與(yu) 應用。”祝元介紹,“氫能產(chan) 業(ye) 是創新產(chan) 業(ye) ,研發投入較大、產(chan) 線搭建及零部件成本較高,短期難以快速實現盈利。”

  由於(yu) 政策支持,明天氫能一直不斷成長發展。“政策十分給力,到款速度也很快。”祝元介紹,2022年,企業(ye) 累計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1112.6萬(wan) 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257萬(wan) 元,對應加計抵扣稅額488萬(wan) 元,為(wei) 企業(ye) 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省財政廳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省財政助力提升全社會(hui) 研發創新能力。以企業(ye) 為(wei) 核心構建科技和產(chan) 業(ye) 之間互融互通的橋梁紐帶,推動形成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ti) 係。

  高新技術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稅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製造業(ye) 增值稅留抵退稅等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了實處。數據顯示,2022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ye) 增加到15272家,較上年增長34.3%。同時,省財政統籌安排資金支持企業(ye) 牽頭承擔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2022年統籌安排5億(yi) 元,支持省科技重大專(zhuan) 項、省重點研究與(yu) 開發計劃、長三角聯合攻關(guan) 等中央和省科技計劃,綜合采取公開競爭(zheng) 、定向委托等方式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企業(ye) 投入比例不低於(yu) 60%,70%左右的項目由企業(ye) 牽頭承擔。據悉,2022年,安徽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突破2萬(wan) 億(yi) 元,對全省工業(ye) 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

  真金白銀投入和支持,增強了企業(ye) 發展信心。“我們(men) 預計2023年企業(ye) 的氫能燃料電池係統年銷量可達1000台套,收入預計突破3億(yi) 元,稅收貢獻2000萬(wan) 元以上。”祝元說。

  科大矽穀是安徽省重點打造的科創平台。自去年6月啟動建設以來,不到一年,科大矽穀已實現跨越式發展:全國首個(ge) 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掛牌;總規模300億(yi) 元、首期15億(yi) 元的科大矽穀引導基金設立;科大矽穀發布全球合夥(huo) 人招募公告,已有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ge) 團隊報名申請……資本、人才、項目不斷匯集。

  這是安徽省推動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的一大創舉(ju) 。近年來,安徽省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對“科大矽穀”、科技商學院、“中國聲穀”等創新載體(ti) 的建設給了大力的資金支持。據了解,2022年,省、合肥市安排3億(yi) 元啟動資金,支持“科大矽穀”打造體(ti) 製機製示範工程,集聚科大校友、安徽科創和全球高端創新創業(ye) 資源優(you) 勢;安排3000萬(wan) 元啟動經費,推動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盡快組建掛牌,培養(yang) 懂科技、懂產(chan) 業(ye) 、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複合型科技產(chan) 業(ye) 組織人才;安排8億(yi) 元資金,落實“中國聲穀”建設政策,引導“中國聲穀”企業(ye) 開展技術創新、產(chan) 品推廣、人才引進和產(chan) 業(ye) 集聚……這一係列財政投入,都是為(wei) 了支持“科創+產(chan) 業(ye) ”融合,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ti) 係。

  省財政還大力支持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安徽科技大市場開市運營後,與(yu) 國內(nei) 外近140家高校院所和領軍(jun) 企業(ye) 對接合作,挖掘技術需求500多個(ge) ,匯聚成果轉化項目400多個(ge) ,2022年促成項目交易額330多億(yi) 元。

  參天大樹離不開肥沃水土,創新力量源於(yu) 優(you) 良生態,良好環境是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

  “我省在優(you) 化創新環境,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係統做了很多工作。”省財政廳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支持科研立項機製改革,建立項目跨部門聯合評審和統一競爭(zheng) 排序機製,更多采取“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競爭(zheng) 賽馬”新型項目管理模式,實施有組織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深化科研經費“放管服”,從(cong) 簡化預算編製、提高科研經費中用於(yu) “人”的比例,擴大經費自主權等方麵,改革完善財政科技經費管理。

  在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方麵,安徽省還支持省屬高等院校、研究開發機構對其持有的職務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jue) 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jia) 投資。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用於(yu) 獎勵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比例不低於(yu) 70%,特別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成果轉化收益首期可達90%,構建充分體(ti) 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jia) 值的收益分配機製。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11629項,合同金額20億(yi) 元。

  強化企業(ye) 主體(ti) 地位,需要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投入。近年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始終把科技投入作為(wei) 預算保障重點,堅持加大投入和結構優(you) 化並舉(ju) ,支持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據了解,2022年,全省科技支出508.4億(yi) 元,居全國第4位;助力安徽區域創新能力躍升至全國第7位,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記者 朱 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