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

發布時間:2023-05-26 15:2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5月25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綱要》指出,國家水網是以自然河湖為(wei) 基礎、引調排水工程為(wei) 通道、調蓄工程為(wei) 結點、智慧調控為(wei) 手段,集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流域防洪減災、水生態係統保護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綜合體(ti) 係。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領導人民開展了波瀾壯闊的水利建設,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ti) 係,為(wei) 新時代構建國家水網奠定了重要基礎。當前,我國踏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需要有堅實的水安全支撐和保障。

  《規劃綱要》強調,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全麵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wei) 目標,堅持立足全局、保障民生,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人水和諧、綠色生態,係統謀劃、風險管控,改革創新、兩(liang) 手發力的工作原則,加快構建“係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實現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到2035年,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ti) 格局,構建與(yu) 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相適應的國家水安全保障體(ti) 係。

  《規劃綱要》提出,要立足流域整體(ti) 和水資源空間均衡,結合江河湖泊水係特點和水利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暢通國家水網大動脈,建設骨幹輸排水通道,加強國家骨幹網、省市縣水網之間的銜接,推進互聯互通、聯調聯供、協同防控,逐步形成國家水網“一張網”,促進水資源與(yu) 人口經濟布局相均衡,支撐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規劃綱要》提出,要完善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體(ti) 係,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和現代化建設目標,堅持節水優(you) 先、量水而行、開源節流並重,完善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水資源互濟聯調,全麵增強水資源總體(ti) 調配能力。實施重大引調水工程建設,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完善區域水資源配置體(ti) 係,開展水源工程間、不同水資源配置工程間水係連通,新建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推進水源調蓄工程建設,充分挖掘現有水源調蓄工程供水潛力,加快推進已列入規劃的骨幹水源工程建設,提升水資源調蓄能力。

  《規劃綱要》強調,要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ti) 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遵循“兩(liang) 個(ge) 堅持、三個(ge) 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理念,以流域為(wei) 單元構建由水庫、河道及堤防、分蓄滯洪區組成的現代化防洪工程體(ti) 係,進一步增強洪澇災害防禦能力。提高河道泄洪能力,以河道堤防達標提標建設和河道整治為(wei) 重點,加快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鬆花江、遼河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保持河道暢通和河勢穩定。增強洪水調蓄能力,加快實施一批流域控製性水庫工程建設,努力爭(zheng) 取流域洪水防控的主動權。確保分蓄洪區分蓄洪功能,優(you) 化調整蓄滯洪區布局,加快推進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等流域重要蓄滯洪區建設。提升洪水風險防控能力,科學提高防洪工程標準,增強全社會(hui) 安全風險意識,提升流域防洪智能化水平,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項措施。

  《規劃綱要》指出,要完善河湖生態係統保護治理體(ti) 係,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係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加快複蘇河湖生態環境,讓河流恢複生命、流域重現生機。加強河湖生態保護治理,開展重點河湖、濕地生態補水,保障河湖生態流量,加強岸線功能分區管控。加快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逐步實現采補平衡。推進水源涵養(yang) 與(yu) 水土保持,加強青藏高原“中華水塔”保護,以長江上中遊、黃河上中遊、東(dong) 北黑土區、西南岩溶石漠化區、三峽和丹江口庫區等為(wei) 重點,綜合防治水土流失。

  《規劃綱要》指出,要推動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統籌規劃國家骨幹網和省市縣水網建設,堅持高標準、高水平,全麵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推進安全發展,提升水安全保障標準,加強水安全風險防控。推動綠色發展,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建設生態水網工程。加快智慧發展,加強水網數字化建設,提升水網調度管理智能化水平,完善水網監測體(ti) 係。統籌融合發展,加強國家骨幹網和省級水網互聯互通,有序推進省市縣水網協同融合,加強水網與(yu)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完善體(ti) 製機製,創新水網建設管理體(ti) 製,健全水網良性運行機製。

  《規劃綱要》強調,要加強黨(dang) 的領導,充分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製,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要加強組織實施,建立健全規劃綱要實施協調推進機製,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科學有序推動各級水網工程統籌規劃、協同建設。要加強政策保障,細化完善配套政策,積極支持國家水網工程規劃建設。要加強科技支撐,積極開展國家水網建設重大問題研究和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提高水網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水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