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人民論壇)
在浙江,天台縣組建城鄉(xiang) 教育共同體(ti) 、實施鄉(xiang) 村名校建設,讓農(nong) 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在北京,廣渠門中學運用“智慧操場”為(wei) 體(ti) 育教學構建新場景,給每個(ge) 學生開出針對性“運動處方”;在天津,各區與(yu) 高等院校聯合打造“區校終身學習(xi) 聯合體(ti) ”,滿足群眾(zhong) 就近學習(xi) 需求……解決(jue)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問題,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ti) 係,各地以務實創新之舉(ju) ,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xing) 、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的事業(ye)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學習(xi) 時指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強調“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為(wei) 推動教育改革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例連續10年保持在4%以上;我國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2.9萬(wan) 所,在校生2.9億(yi) 人,各級教育普及水平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城鄉(xiang) 教育一體(ti) 化穩步推進,區域、城鄉(xiang) 、校際差距逐步縮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wei) 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jue) 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據測算,我國目前的教育強國指數居全球第二十三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進步最快的國家。在這樣的曆史進程中,人民群眾(zhong) 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建設教育強國,是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新時代新征程,尤須保持清醒,我們(men) 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瞄準公平與(yu) 質量,讓14億(yi) 多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紮實推進教育民生工程,有利於(yu) 優(you) 化教育生態,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針對群眾(zhong) 反映的義(yi) 務教育校內(nei) 作業(ye) 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問題,堅定不移推進“雙減”,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深入推進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對優(you) 質師資進行高效率調配,推動優(you) 質教育資源更廣泛覆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有力推進。著眼未來,還應補齊短板、提高質量,進一步縮小教育的城鄉(xiang) 、區域、校際、群體(ti) 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ge) 學生,努力讓每個(ge)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向深化改革要動力,讓每個(ge) 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世界上沒有兩(liang) 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應當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形成以學習(xi) 者為(wei) 中心、支持個(ge) 性化、創造性學習(xi) 的人才培養(yang) 新體(ti) 製新機製新模式。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chuan) 授,更要實現育人價(jia) 值。就此而言,還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完善五育並舉(ju) 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發展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麵發展,讓孩子們(men) 成長為(wei) 心靈純潔、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新時代棟梁。在教育入口處做到“有教無類”,在教育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出口處做到“人盡其才”,才能繪就人人出彩的教育圖景。
黨(dang) 的十八大閉幕後的中外記者見麵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我們(men) 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順應人民期待,鉚足幹勁,久久為(wei) 功,不懈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共享的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必將早日變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