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繡花功夫” 提升改造質量(金台視線·關注老舊小區改造(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老舊小區已無法適應居民的生活需要,老舊小區改造成為(wei) 城市發展繞不開的一道重要課題。老舊小區改造涉及部門多、領域多、群體(ti) 多,如何整合各方麵資源,高質高效推進改造工程,把小區改造成美好家園?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一些讀者通過留言或來信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老舊小區改造須整合資源、提質增效
初夏時節,走進改造後的山西太原市迎澤區老軍(jun) 營小區,嶄新的乳黃色院牆下綠植掩映,小花園裏的月季姹紫嫣紅。很難想象,這裏曾經人車混雜、道路坑窪、電線雜亂(luan) 無章。
3年前,老軍(jun) 營小區開始全麵升級改造:樓體(ti) 保溫節能、雨汙水管更換、停車位規劃、弱電入地等多項工程同時開工。這是當時太原市最大規模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之一,涉及117棟居民樓,惠及7000多戶居民。
“麵對居民的訴求,以前多是小修小補,比如管路出問題就修管路、屋頂漏水就修屋頂,修了拆、拆了修,居民對這種零敲碎打式的修補很不滿意。”老軍(jun) 營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裴濤說,“所以,當小區全麵升級改造被列入規劃,我們(men) 希望能把所有問題爭(zheng) 取一次性解決(jue) 到位。”
在實踐中,老舊小區改造是涉及多部門協同的係統工程,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僅(jin) 不能徹底解決(jue) 問題,反而會(hui) 因為(wei) 多次施工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住建、規劃、城管等多個(ge) 部門,必須建立高效配合的協調機製。”山西太原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劉麗(li) 娟認為(wei) ,應成立專(zhuan) 門的項目部,在改造施工中提級調度統籌,避免“拉鏈路”等情況出現。在審批環節也應開展多部門聯合審查,提升改造效率。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郭炎說:“一些地方的成功經驗表明,成立由黨(dang) 委政府主管領導牽頭、住建部門主管領導全麵統籌落實、相關(guan) 職能部門派遣工作人員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zhuan) 班,全麵協調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各項事務,是一種很有效的工作模式。”
如何才能更好整合條塊資源?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積極獻策:建設老舊小區信息大數據平台,實現信息共享、政策集成、業(ye) 務聯動;製定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清單,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對參與(yu) 老舊小區改造的部門進行考核打分……這些建議,有的已經被吸納采用。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充足的資金投入是重要保障。當下,各地舊改主要依靠財政資金。以山西晉中市為(wei) 例,2021年以來,該市累計改造427個(ge) 小區,投入資金3.81億(yi) 元,其中中央預算內(nei) 資金1.44億(yi) 元、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2.06億(yi) 元,省級配套746萬(wan) 元、縣級配套2000餘(yu) 萬(wan) 元,居民出資90餘(yu) 萬(wan) 元。
如何撬動更多資金投入?晉中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局長賀建國認為(wei) ,除了有關(guan) 部門可統籌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用於(yu) 舊改外,還可通過合理打包改造項目,將配套設施收費、存量資產(chan) 收益、服務設施運營收益等作為(wei) 資金的重要來源。
“可以通過統籌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規模化改造、專(zhuan) 業(ye) 化運營、規範化物業(ye) 等方式,推動‘治理+改造+運營’一體(ti) 化實施。推動以‘物業(ye) +’的方式,引入社會(hui) 資本投資改造老舊小區運營低效空間和存量設施。”河南澠池縣讀者賀文赫來信建議。
要把改造工程做到群眾(zhong) 心坎兒(er) 上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如何保證施工質量,將改造工程做到群眾(zhong) 心坎兒(er) 上,真正給群眾(zhong) 帶來人居環境的改善,是一篇大文章。“小區下水改造後,對原有路麵進行了重修,但新鋪的瀝青路麵已經起沙。”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網友反映老舊小區改造後問題的不在少數。
“小區哪裏需要改、怎麽(me) 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必須以居民為(wei) 中心,把老舊小區的改造規劃做好。”山東(dong) 東(dong) 營市墾利區住建局房產(chan) 服務中心主任劉吉軍(jun) 說,自2019年6月起,當地住建局會(hui) 同有關(guan) 單位對城區老舊小區進行摸底,製定了五年整體(ti) 改造規劃,“我們(men) 用了3年時間,完成了60餘(yu) 個(ge) 小區的全部改造內(nei) 容。”
科學規劃,讓改造工程做到情況明、思路清,有利於(yu) 各部門協調配合,各盡其責。另一方麵,施工質量以及施工過程本身也是小區居民關(guan) 心的大事。
改造施工誰來管?墾利區明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單位為(wei) 街道辦事處,住建部門作為(wei) 監督單位監督項目全過程。墾利區墾利街道城建負責人董文超介紹:“設計、施工、監理、跟蹤審計單位現場負責,出現施工問題及時溝通。同時,接受小區居民全過程監督,有問題可以向所在社區反映,社區及街道會(hui) 進一步解釋處理。”
“驗收環節是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後一道關(guan) 。項目完工後,我們(men) 會(hui) 組織參建單位、街道辦、居委會(hui) 、居民代表等進行項目聯合驗收,施工結果需要與(yu) 前期方案比對一致,‘交賬’順利才能完成驗收。”晉中市靈石縣住建局副局長施暘說。
河北唐山市讀者王誌廣來信建議:“保證老舊小區改造的工程質量,要選擇信譽好、資質優(you) 的施工隊,不能搞層層轉包。應認真負責做好工程監理,發現問題,一定要責令施工方立即整改,絕不能搞‘下不為(wei) 例’。”
專(zhuan) 家建議,將技術服務、查訪核驗等事項,按照政府購買(mai) 服務方式,委托給第三方企業(ye) ,加強質量監管;落實實施主體(ti) 在質量保修期內(nei) 的質量保修責任,鼓勵實施主體(ti) 投保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
“小區改造施工進度非常慢,什麽(me) 時候才能完成”“改造施工把健身區圍起來了,路也不好走”“施工噪聲大,建築垃圾堆放也不合理”……讀者、網友反映的問題,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如何降低施工對群眾(zhong) 的影響,需要統籌考慮。
“在施工中,應注重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在節假日期間施工,不進行夜間施工,在重要考試期間停止施工。水電施工應先建新後拆舊,施工占地要盡可能少。如有開挖施工,提前考慮好居民出行需求,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質量,避免反複施工。”郭炎說。
還有讀者建議,對居民訴求集中的建築材料、施工工藝等問題,鼓勵企業(ye) 和科研機構開展創新研究,支持施工單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機具,破解技術難題,提高改造效率。
解決(jue) 好小區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福建泉州市豐(feng) 澤新村是一個(ge) 有著87棟樓、7000多居民的老舊小區,於(yu) 去年6月開始啟動改造項目。
“從(cong) 改造之初,我們(men) 就反對將小區北門打通。因為(wei) 打通後,車輛從(cong) 北門進入小區,從(cong) 南門出去,而南門附近有幼兒(er) 園和小學。屆時車流量增多,交通情況複雜,存在安全隱患。”小區居民毛女士說。
一邊是疏導車流和消防安全的需要,另一邊是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該如何解決(jue) ?對此,豐(feng) 澤新村所在的豐(feng) 澤社區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hui) ,最終與(yu) 小區居民達成共識:在上下學高峰時段,小學門口路段至幼兒(er) 園門口轉盤路段禁止車輛通行。
老舊小區改造,傾(qing) 聽居民訴求,讓居民充分參與(yu) ,贏得群眾(zhong) 支持,是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重要條件。
“小區居民本身也存在利益多元化、眾(zhong) 口難調等問題。因此,做好與(yu) 居民的溝通工作,尋求最大公約數,本身就是老舊小區改造中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郭炎認為(wei) ,在改造之初便要尊重居民的主體(ti) 地位,發揮社區居委會(hui) 、街道的作用,通過集中座談、上門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
有的地方在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及時聽取群眾(zhong) 意見,取得很好效果。比如,北京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以及“安居北京”公眾(zhong) 號、北京業(ye) 主決(jue) 策平台等多種渠道,及時獲取意見建議、回應居民訴求。
有讀者建議,老舊小區改造應平衡各方利益,兼顧各個(ge) 群體(ti) 需求,尤其是麵對加裝電梯、解決(jue) 停車難與(yu) 綠化率等矛盾集中的問題,更需要把工作做細,下一番“繡花功夫”。
“解決(jue) 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不能隻追求擴大停車位數量而犧牲綠化麵積,而要充分聽取有車居民和無車居民的意見,尋求雙方平衡點,做出讓最大多數居民可以接受的方案。”湖北武漢市讀者梁征說。
“對於(yu) 加裝電梯的矛盾,有的地方從(cong) ‘一票否決(jue) ’變成了‘雙三分之二’同意即可申請加裝電梯,同時引導居民對權益受損業(ye) 主進行補償(chang) 。還有的地方注重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作用,破解居民因加裝電梯而產(chan) 生的矛盾。”浙江台州市黃岩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王紅峰說。
在來信和留言中,還有不少反映老舊小區改造後管理不善的問題,導致居民產(chan) 生心理落差。問題主要集中在老舊小區物業(ye) 服務不完善或物業(ye) 缺失,導致衛生清潔、維修維護、管理保障不到位。
“老舊小區改造,要既做靚‘麵子’,又做實‘裏子’,形成長效機製,物業(ye) 服務必須得跟上。”劉吉軍(jun) 介紹,“墾利區采取政府補貼、市場運作、國企兜底聯建的推進方式引進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參與(yu) 小區物業(ye) 管理,按照‘百姓出一點、政府補貼一點’的原則收取物業(ye) 費,讓老舊小區變身品質小區。”
晉中市則成立物業(ye) 委員會(hui) ,並加強基層黨(dang) 建,發揮網格員、黨(dang) 員中心戶的服務作用,不僅(jin) 能幫小區困難群眾(zhong) 解決(jue) 日常小事,也能及時發現小區安全隱患、管理漏洞,為(wei) 無物業(ye) 小區的長期運行提供支撐。
郭炎建議,可試行物業(ye) 服務信托,由小區全體(ti) 業(ye) 主作為(wei) 委托人,將物業(ye) 費、公共收益等作為(wei) 共有基金委托給業(ye) 委會(hui) 管理,實施開放式預算並接受業(ye) 主監督,小區物業(ye) 管理支出全部從(cong) 基金賬戶中支取,由物業(ye) 公司提供公開透明、質價(jia) 相符的物業(ye) 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5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