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設備裏的“中國芯”
相信嗎?外國人用的信用卡、門禁、ATM機等裝的是“中國芯”,而這一“中國芯”大多來自烏(wu) 蘭(lan) 察布市集寧區。
6月2日,在烏(wu) 蘭(lan) 察布市集寧區皮件產(chan) 業(ye) 園區內(nei) 一棟不起眼的辦公樓裏,記者見到了這樣一幕:注塑、組立、灌封……經過40多道工序後,一個(ge) 通過企業(ye) 自主研發並遠銷美國、日本等地的3毫米超薄磁卡頭便誕生了。
就在幾年前,這種超薄磁卡頭的生產(chan) 技術讓世界級企業(ye) 紛紛望而卻步。然而,經過不斷自主創新研發,烏(wu) 蘭(lan) 察布市泰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終於(yu) 突破關(guan) 鍵技術,一躍升為(wei) 行業(ye) 標杆。
“全球生產(chan) 超薄磁卡頭的企業(ye) 隻有2家,我們(men) 是其中之一,連號稱生產(chan) 精密儀(yi) 器的日本也用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泰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三係係長趙曉紅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了3毫米超薄磁卡頭,“別看這個(ge) 磁卡頭不起眼,裏麵采用的都是我們(men) 企業(ye) 自主研發的技術。”
泰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寧區政府2009年引進的港澳台合資企業(ye) ,主要生產(chan) 刷卡器磁卡頭、卡座等高科技電子元件,產(chan) 品銷往全球各地,占全球市場48%的份額。目前公司已取得7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8個(ge) 軟件著作權。
據介紹,磁卡頭主要應用於(yu) 銀行支票識別、信用卡終端係統、ATM機等各個(ge) 領域,普通磁卡頭的厚度有6毫米,原材料昂貴,生產(chan) 成本高。為(wei) 此,進行自主研發便成了必要出路。沒有外援,沒有成熟的技術,泰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鏖戰360多個(ge) 日日夜夜,成功研發出3毫米超薄磁卡頭,將超薄磁卡頭的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一直以來,生產(chan) 磁卡頭所需的原材料也隻能依賴國外進口,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卡脖子”難題,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原材料的自給自足。
“目前,我們(men) 80%的原材料都已國產(chan) 化,這使企業(ye) 的生產(chan) 成本比以前降低了幾倍。”該公司統括部部長謝誌剛向記者介紹,像從(cong) 國外進口一塊砂輪的價(jia) 格是2600元,而國產(chan) 的隻有700元。
不僅(jin) 是通過自主研發擺脫了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的困境,泰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還成為(wei) 全球唯一一家機械化生產(chan) 電子元件的企業(ye) 。
在幹淨明亮的生產(chan) 車間內(nei) ,機械化、智能化的工作場景讓記者大開眼界。隻見自主研發的10多台“組立機”有序排列著,1名員工來回巡視著2台機器,上料、檢測……伴隨著機械手熟練抓放及紅外線的準確檢測,一台台合格的小卡座,在輸送帶的推送下就進入了包裝盤,12道工序幾分鍾就自動完成了。在智能化的“加持下”,公司的產(chan) 品不僅(jin) 質量高,訂單量也很穩定。
“疫情前,公司年產(chan) 值4000萬(wan) 元,今年年產(chan) 值預計達到2500萬(wan) 元,上繳稅金300多萬(wan) 元。”該公司總經理高豔麗(li) 向記者介紹,公司創立時隻有二十幾個(ge) 人,現在員工達180多人。
從(cong) 白手起家創辦泰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到現在在磁卡頭領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從(cong) 行業(ye) 跟跑、並跑,到世界領跑,高豔麗(li) 坦言:“14年來,我們(men) 靠的就是自主研發和不斷創新。”
如今,高豔麗(li) 又定下了新目標。“我們(men) 將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生產(chan) 製造規模,逐步加大研發投入,將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jun) 郭奇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