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通遼鉚足牛勁大幹“牛事”

發布時間:2023-06-06 15:37: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剛剛采集的種公牛精液,經過密度和活力檢測後,進行稀釋、罐裝和冷凍保存,其中一部分用於(yu) 出售,一部分將免費提供給通遼當地的養(yang) 殖戶。5月14日,在國家級種公牛站——通遼京緣種牛繁育公司,記者目睹了凍精生產(chan) 全過程。這些來自全國最好的種公牛生產(chan) 的凍精,正是通遼牛賣出“天價(jia) ”的“超級密碼”。

  在2022年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的基因選擇指數育種值全國排名前100名的種公牛中,通遼市就占47頭,全國排名第一。“育種值越高,遺傳(chuan) 就越穩定,對後代的改良就會(hui) 越好,因此它們(men) 後裔的產(chan) 值平均每頭比其他同種後裔的產(chan) 值要高出500到2000元。”京緣種牛繁育公司副總經理侯景輝介紹說。

  肉牛種業(ye) 是肉牛產(chan) 業(ye) 的“芯片”,抓住了肉牛種業(ye) ,也就抓住了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的命脈。為(wei) 了抓住這個(ge) “命脈”,通遼市努力了70多年。

  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造就了“黃金肉牛帶”。上世紀50年代起,通遼市就以蒙古牛和三河牛為(wei) 母本,以西門塔爾牛為(wei) 父本,不斷選育改良,在90年代初培育出了既能適應草原自然條件又繼承世界優(you) 秀品種基因的“科爾沁牛”,徹底結束了我國肉牛種源完全依靠進口的曆史。此後,通遼市繼續打好種業(ye) “翻身仗”,成立科爾沁肉牛種業(ye) 公司,組建肉牛育種核心群,培育科爾沁牛新品種。

  截至目前,通遼市建成2個(ge) 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和1個(ge) 國家級種公牛站,優(you) 質種公牛存欄180頭,年產(chan) 凍精300萬(wan) 支以上、優(you) 質牛胚胎5000枚以上,在成為(wei) 全市肉牛改良動力之源的同時,也已經成為(wei) 國內(nei) 34個(ge) 國家級種公牛站優(you) 質種源供應主體(ti) 。

  優(you) 質種源加上不斷完善的良種繁育推廣體(ti) 係、動物防疫體(ti) 係及有力的市場推動,肉牛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全市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在通遼市2103個(ge) 嘎查村中,以養(yang) 牛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的有1260個(ge) ,超過了1/2;76萬(wan) 農(nong) 牧戶中18萬(wan) 戶以上從(cong) 事肉牛養(yang) 殖,接近1/4。肉牛存欄量、出欄量及牛肉產(chan) 量均位居全國地級市首位。自治區黨(dang) 委常委、通遼市委書(shu) 記孟憲東(dong) 說,如果說通遼的哪個(ge) 領域能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肉牛產(chan) 業(ye) 則是最拿得出手的一份“家底”。

  隨著牛產(chan) 業(ye) 的深入發展,全國客商到通遼市“搶”牛、通遼牛賣出“天價(jia) ”,早已不是新鮮事。近兩(liang) 年,全市7個(ge) 肉牛專(zhuan) 業(ye) 市場年均總交易量達到130萬(wan) 頭以上,交易額200億(yi) 元以上,有力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養(yang) 殖戶增收。

  然而,一邊是活牛市場交易活躍,一邊卻是育肥、屠宰量不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牛源外流、效益外流,使得通遼市這樣一個(ge) 肉牛大市隻能在產(chan) 業(ye) 鏈上“幹粗活、跑龍套”。育肥、屠宰成為(wei) 肉牛產(chan) 業(ye) 鏈條上的兩(liang) 個(ge) 最薄弱環節。

  “育肥成本高,一頭牛育肥成本要1萬(wan) 元,而且養(yang) 殖周期長、見效益慢,所以大家育肥的積極性不高。屠宰場資金投入大,個(ge) 體(ti) 難以承擔,本地有規模的屠宰企業(ye) 比較少,拉動效果不明顯。”科爾沁區聯蒙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謝占峰分析了肉牛育肥、屠宰的痛點。

  在聯蒙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養(yang) 殖基地,基礎母牛、種公牛、育肥牛分區養(yang) 殖,有專(zhuan) 業(ye) 獸(shou) 醫和飼養(yang) 員精心照料,每頭牛都戴了電子耳標、上了政策性肉牛保險。從(cong) 2019年開始轉行養(yang) 牛,短短5年時間,謝占峰帶頭成立的合作社就成為(wei) 市級肉牛核心育種場。“我的經驗是養(yang) 好牛、養(yang) 良種牛,同時采取自繁自育的養(yang) 殖模式,精心管理。純種的育肥牛生長速度快,最大能長到1噸多,雖然養(yang) 殖成本高,但是綜合來看,一頭牛利潤多3000元不成問題。”謝占峰說。

  “外地買(mai) 走我們(men) 的架子牛不需要交稅,如果實現本地屠宰,來到加工環節,就能把稅收和就業(ye) 都留在通遼本地。”肉牛產(chan) 業(ye) 專(zhuan) 班綜合協調組組長李昊說,肉牛產(chan) 業(ye) 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實現了富民,能否實現強市,就在兩(liang) 個(ge) 薄弱環節的突破上。

  “支持通遼市建設全國肉牛產(chan) 業(ye) 第一重鎮。”2023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為(wei) 通遼市肉牛產(chan) 業(ye) 指明了方向。

  發展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闖出一片新天地。2023年2月27日,通遼市農(nong) 村牧區工作會(hui) 議暨肉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推進會(hui) 議強調:肉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是夯實肉牛繁育這“1個(ge) 基礎”,尋求育肥和屠宰加工“2個(ge) 突破”。

  加速夯實肉牛繁育基礎,集中突破深度育肥瓶頸,全力補齊屠宰加工短板,通遼市向建設全國肉牛產(chan) 業(ye) 第一重鎮的目標進發!

  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通遼市堅持以集群化發展為(wei) 導向,全流程謀劃產(chan) 業(ye) 布局。其成立市旗兩(liang) 級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書(shu) 記、市長掛帥督辦推動,設立肉牛產(chan) 業(ye) 辦公室,相繼出台牛產(chan) 業(ye) 發展指導意見、行動計劃、扶持政策、肉牛保險、金融服務等“1+4”政策文件,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李昊介紹,去年通遼市出台了26條“硬核支持”肉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真金白銀支持育肥、加工主體(ti) 。明確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資金等涉農(nong) 涉牧資金重點用於(yu) 支持建設規模化母牛繁育場、標準化育肥牛場;對中小養(yang) 殖場、家庭牧場進行大力補貼。對新認定的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重點龍頭企業(ye) 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實際屠宰肉牛數量超過1萬(wan) 頭的加工企業(ye) ,1頭補貼100元;對肉牛屠宰企業(ye) 生產(chan) 性流動資金貸款的50%進行貼息。

  今年,圍繞肉牛產(chan) 業(ye) 重鎮建設,全市共計整合資金6.22億(yi) 元集中支持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養(yang) 殖基礎設施、屠宰加工、疫病診療等肉牛產(chan) 業(ye) 項目35個(ge) 。“我們(men) 正在研究製定進一步扶持政策,計劃實施11個(ge) 項目,落實資金2.87億(yi) 元。”李昊說。

  鼓足“牛氣”、使出“牛勁”、大幹“牛事”,通遼市建設全國肉牛產(chan) 業(ye) 第一重鎮指日可待。(記者 胡芳 郭洪申 霍曉慶 高慧 王曉博 賈奕村 報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