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著力提高未成年人保護水平

發布時間:2023-06-08 16:0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學校應當定期開展防治欺淩專(zhuan) 項調查;網絡產(chan) 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製和網絡合規製度;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熱線……5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訂的《條例》秉承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理念和原則,健全完善對未成年人的家庭、學校、社會(hui) 、網絡、政府和司法保護六大保護體(ti) 係,著力提高未成年人保護水平。”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辦副主任、法製辦新聞發言人王愛聲說,《條例》修訂過程和內(nei) 容,均凸顯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的原則。

  據介紹,修訂過程中,圍繞如何落實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的原則,北京市人大社會(hui) 委和法製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開展數十次調研座談,向社會(hui) 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充分吸納人大代表、專(zhuan) 家學者、未成年人、學校教師、社會(hui) 公眾(zhong) 、司法機關(guan) 、政府各部門、未成年人保護社會(hui) 組織等的意見與(yu) 建議。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yu) 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雪梅全程參與(yu) 了《條例》的修訂。“我們(men) 曾對100餘(yu) 位家長就孩子上網問題進行一對一訪談,家長們(men) 最擔心的問題之一是孩子沉迷手機網絡遊戲。”張雪梅說,有關(guan) 未成年人網絡安全和風險、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方麵的意見建議非常多。在修訂時,《條例》強化網絡平台責任,補充網絡保護內(nei) 容。

  “針對未成年人的校園安全和心理健康方麵的意見建議也較多。”張雪梅表示,學生們(men) 非常關(guan) 注學校和老師對心理、欺淩等問題的發現、識別和處理,認為(wei) 教師的妥善處理會(hui) 防範問題再次發生。

  為(wei) 此,《條例》規定,應當建立學生欺淩防控工作製度,著重強調了通過教育和培訓提升教職員工、學生對學生欺淩的預防、識別和應對處理能力,定期開展防治欺淩專(zhuan) 項調查,采取多種方式及時了解學生欺淩情況。同時,也對學生欺淩的報告、保護、認定與(yu) 處理作出規定。此外,在社會(hui) 保護方麵,《條例》在鼓勵、支持各類組織和個(ge) 人開展、參與(yu) 未成年人保護之外,也進行了一些義(yi) 務性的規定。

  王愛聲介紹,《條例》還著力夯實公共服務保障,進一步提升對困境未成年人、殘疾未成年人的保障水平,強化特殊兒(er) 童融合教育發展;增進兒(er) 童福利,推進兒(er) 童友好型城市建設,提升適合未成年人活動場所設施的建設、運行水平;支持幼兒(er) 園麵向2至3歲幼兒(er) 提供保育、教育服務等。

  在完善司法保護方麵,《條例》固化了對涉及未成年人案件進行一站式綜合辦案的做法,形成長效機製。此外,《條例》對家庭保護失職、校園周邊違法生產(chan) 經營等行為(wei) 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貫徹落實好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條例》,需要多方通力合作,有效防範未成年人受到不良影響和非法侵害,讓未成年人在安全友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王愛聲說。(記者 潘俊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