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在雄安這片熱土深深紮根(深閱讀)

發布時間:2023-06-11 10:2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5月,雄安新區迎來又一批掛職幹部。雄安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局長葛亮看著“新戰友”們(men) 信心滿滿的樣子,不由想起自己剛來掛職時的情形。幾年奮鬥路走過來,他說:“信心從(cong) 未改變,選擇從(cong) 不後悔。”

  近年來,多位掛職幹部留任雄安新區,還有的年輕人辭去“讓人羨慕的工作”,奔赴雄安新區追夢,在這片熱土深深紮根。從(cong) 60後到80後,他們(men) 接續奮鬥,久久為(wei) 功。他們(men) 為(wei) 何向往雄安新區?在雄安新區有哪些奮鬥故事?記者進行了采訪。

  60後趙豐(feng) 東(dong) ——

  “能為(wei) ‘千年大計’做點事,人生值得”

  “能為(wei) ‘千年大計’做點事,人生值得!”雄安新區黨(dang) 工委委員、管委會(hui) 副主任趙豐(feng) 東(dong) 笑著說。

  趙豐(feng) 東(dong) 是新區第一批掛職幹部之一。他原是北京市住建委應急管理處處長、科技促進中心主任,雄安新區成立之初,規劃建設是主要任務,這正是他的老本行。“我想為(wei) 新區建設發揮一些作用,就主動報名掛職。”2018年1月,趙豐(feng) 東(dong) 到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掛職。

  雄安新區成立之初,工作千頭萬(wan) 緒,急缺人手。規劃建設局最初有六七個(ge) 人,隻有一名是省內(nei) 幹部,其餘(yu) 都是掛職。當時新區本級幹部不足100人,在編的僅(jin) 10多個(ge) 人,其餘(yu) 均為(wei) 掛職、借調或臨(lin) 時幫忙。

  當時各類規劃的編製處於(yu) 最緊張的階段,辦公室常徹夜燈火通明,趙豐(feng) 東(dong) 和同事們(men) 有時淩晨一兩(liang) 點才躺下休息,早上六七點又起床上班。

  忙忙碌碌到了2019年1月,趙豐(feng) 東(dong) 掛職期滿。當時,雄安新區總體(ti) 規劃等係列規劃出台不久,藍圖剛剛繪就,新區希望他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協調推進項目開工建設,於(yu) 是趙豐(feng) 東(dong) “加掛”了一年多。

  2020年,雄安新區已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新區設立建設指揮部,統籌工程建設,趙豐(feng) 東(dong) 任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轉眼到了當年5月份,隨著一些項目的開工,建設任務尤為(wei) 繁重,新區再次動員他延期,又給他加擔子——任新區黨(dang) 工委委員。

  “家人催我回去,但雄安新區建設正熱火朝天,我得參與(yu) 進來。”就這樣,趙豐(feng) 東(dong) 再次延期一年多。2021年8月,新一批掛職幹部開始交接,這時新區也已轉入大規模建設階段,手頭工作放不下,於(yu) 是趙豐(feng) 東(dong) 被納入新一批掛職幹部,再次延期。

  趙豐(feng) 東(dong) 也曾猶豫過,回原單位隻管“一條線”,工作輕車熟路。在新區要管“一大片”,很多工作沒有先例可循,要“摸著石頭過河”。

  轉念一想,掛職已經3年多了,對雄安新區的感情越來越深,眼看著新區建設已經“熱”起來了,“我是60後,更要多給自己一些挑戰。”趙豐(feng) 東(dong) 說。

  最終,趙豐(feng) 東(dong) 決(jue) 定留在雄安新區。2022年1月,他擔任新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雄安新區是個(ge) 大舞台,它給我的,遠比我給它的多得多。”趙豐(feng) 東(dong) 說,“相比掛職以前,我現在看問題的思路更開闊、更全麵,站位也更高了。”

  70後葛亮——

  “雄安新區建設責任重大,每天如履薄冰”

  “以前我是做規劃的博士生,現在在新區是幹啥學啥的‘小學生’。”同時兼任雄安新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檢測服務中心主任、啟動區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的葛亮說。

  博士畢業(ye) 後,葛亮進入交通運輸部工作,一幹就是10年。2018年9月25日,滿懷對雄安新區的憧憬,70後葛亮到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掛職任副局長。

  忙碌的日子過得尤其快,掛職期滿後,經過一年延期,2021年10月,葛亮決(jue) 定留下任職,“能參與(yu) 雄安新區建設是一種幸運,我深感使命光榮。”

  任職,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葛亮以前的工作隻涉及交通,在雄安新區要接觸交通、住建、水利、城市管理、消防以及工程質量等多方麵的工作。“不懂就問,不懂就學。”葛亮買(mai) 來建築管理等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抽空“補課”,“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在基層,更重要的是要多到一線。”

  在新區“一線行”活動中,每周六一大早,葛亮就直奔建設項目現場,先把問題捋一遍,征求各方意見,現場能解決(jue) 的馬上就辦。當時解決(jue) 不了的,就落實到人,限時辦結。“如果最後一起驗收項目成果,萬(wan) 一發現問題,返工時間較長。我們(men) 就嚐試分階段驗收,提高效率。”葛亮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今年1月,葛亮擔任新組建的雄安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局長。從(cong) 掛職到任職,從(cong) 副職到正職,葛亮的擔子越來越重。在新區摸爬滾打4年多,朋友都評價(jia) 他幹事很拚,什麽(me) 難題都不怕。“其實很忐忑!”葛亮說,“我負責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chan) ,雄安新區建設責任重大,每天如履薄冰。”

  背著沉甸甸的擔子,工作絲(si) 毫不敢馬虎。葛亮的家在北京,連續4個(ge) 春節,他都堅守在雄安新區。如今,去北京成了出差,每年要跑10多趟,每次辦完事他都直接返回新區,來去匆匆。

  工作再累再難,葛亮不怕,說起虧(kui) 欠家人,他埋下頭黯然神傷(shang) 。葛亮的兒(er) 子每次聽說爸爸要回家,就不停打電話,催問他到哪裏了。等他離家上班時,就趴在他背上“賴著”,舍不得讓他走。

  今年3月的一天,葛亮到北京辦完事,又直接踏上了返回新區的路。

  80後李正昌——

  “相信未來,看好前景”

  雄安是一片幹事創業(ye) 的熱土。“相信未來,看好前景!”抱著這種信念,原在央企工作的李正昌毅然辭職,奔赴雄安。

  80後李正昌原在北京的一家央企擔任財務部部長助理,年薪豐(feng) 厚,外派、出國機會(hui) 很多,是一份“讓很多人羨慕的工作”。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的消息傳(chuan) 來。次日,李正昌迫不及待開車直奔新區,眼見掛著各地車牌的汽車,把通往容城的高速出口堵得水泄不通。“那場麵太震撼了!”可到實地一看,當時雄安新區還是普通的北方縣城的樣子,李正昌頓時感覺“和想象的不太一樣”。

  但李正昌轉念一想,當年開發深圳經濟特區時,自己的單位曾到深圳拓展業(ye) 務,許多人不願去,少數人敢於(yu) “吃螃蟹”,後來個(ge) 個(ge) 幹得風生水起,以至於(yu) 後來單位總部也遷到深圳。

  加上當時單位已決(jue) 定公派他出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麵對這座未來之城,李正昌開始猶豫,還出國嗎?

  雄安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吸引著李正昌。機會(hui) 來了,2018年1月,中國雄安集團招聘,李正昌應聘成功,於(yu) 是他果斷辭職,到雄安新區“追夢”。

  那時李正昌經常加班,根本沒有過周末的概念,工作十分辛苦。北京的老同事問他:後悔嗎?“我看好的是前景!”李正昌的回答很堅定。在中國雄安集團經過多個(ge) 崗位曆練,2022年5月,李正昌被調入啟動區管委會(hui) ,後擔任啟動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

  6年多來,雄安新區拔地而起,容東(dong) 、容西、雄東(dong) 安置房交付,商服中心投用,啟動區成為(wei) 建設主戰場,首批3家疏解央企動工。“我們(men) 是建設者,也是見證者。”李正昌說。

  李正昌辭職到雄安幹事創業(ye) ,他的妻子周瑜也被鼓舞。周瑜曾在中國社科院讀博士,從(cong) 事區域經濟和城市研究工作。2018年8月,周瑜帶著關(guan) 於(yu) 數字城市與(yu) 公共服務創新的課題,到中國雄安集團戰略發展部掛職。“個(ge) 人發展能與(yu) 國家戰略同頻共振是很幸運的,我們(men) 想與(yu) 這座城市共成長!”掛職兩(liang) 年期滿,周瑜選擇留下任職。在北京的朋友也經常問周瑜,雄安未來到底是什麽(me) 樣?她總是這樣回應:“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是親(qin) 手創造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1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