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臨汾:舉目已是千山綠 宜趁東風揚帆起

發布時間:2023-06-11 10:32:00來源: 臨汾日報

  牢記諄諄囑托,不負殷殷期望。“讓一泓清水入黃河”,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深入調查研究,係統謀劃統籌。這是一項涉及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的係統工程。

  一盤棋統籌,一體(ti) 化推進,一攬子保障。這是全麵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厚植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引領臨(lin) 汾未來轉型跨越發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qin) 河水量豐(feng) 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次親(qin) 臨(lin) 山西考察,殷殷囑托言猶在耳。

  為(wei) 全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實現汾河“水量豐(feng) 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目標,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的戰略部署。省委書(shu) 記藍佛安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深入汾河流域調研,並多次召開會(hui) 議作出強調;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金湘軍(jun) 密集調研督導“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緊抓不放、傾(qing) 力推進。

  錨定汾河“水量豐(feng) 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目標,我市全方位、一體(ti) 化推進汾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全力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

  牢記囑托擔使命 高位推動聚合力

  自省《“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方案》印發以來,臨(lin) 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按照政府主導、統一規劃、重點突破原則,結合水網建設、國土空間綠化和城鄉(xiang) 人居環境整治等規劃,深入調查研究,謀劃實施了一大批涉及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的工程項目。

  對於(yu) 臨(lin) 汾來說,“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不僅(jin) 是一項向黨(dang) 中央、向總書(shu) 記,向省委、省政府交賬的政治工程,也是牽引我市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的“一號工程”,更是一項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為(wei) 確保工程項目高效有序推進實施——

  市委書(shu) 記李雲(yun) 峰多次專(zhuan) 題聽取進展匯報、督導項目建設,要求各施工主體(ti) 要列出清單、掛圖作戰、加強督辦,把“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項目作為(wei) 當前必須不折不扣完成的政治任務來抓,全方位、一體(ti) 化推進汾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

  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王延峰多次召開專(zhuan) 題工作匯報會(hui) ,要求各級各部門對照省定目標任務,梳理清單、包聯包領,通盤部署工程建設相關(guan) 工作,專(zhuan) 班推進工程建設,形成市縣兩(liang) 級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權責清晰、聯動有序、組織有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ti) 係,全力確保“一號工程”紮實推進;

  副市長喬(qiao) 飛鴻多次深入工程項目一線,摸情況、梳堵點、找問題,緊盯製約項目建設的問題短板進行重點突破,精準解題破題,打開工作局麵;

  …………

  如今的平陽大地,調度見速度、措施有力度、項目推進“加速度”。全市上下凝聚起推動汾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共識和強大力量。

  係統謀劃優(you) 項目 統籌推進重成效

  “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是一項係統工程,隻有根上治、全麵治、流域治、生態治、係統治,才能推動全流域生態修複,促進人水和諧發展。

  我市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圍繞水汙染防治、水資源保護、水生態涵養(yang) 等工作,把凡是有利於(yu) 水環境改善的、凡是有利於(yu) 水資源節約利用的、凡是有利於(yu) 水生態修複治理的項目全部納入“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項目大盤子。

  現階段,我市“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項目涉及全市17個(ge) 縣(市、區)、臨(lin) 汾經濟開發區和10個(ge) 市直部門,涵蓋重點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全域城鎮生活汙水設施建設及提質增效、工業(ye) 園區廢水深度處理及中水集約利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防控、河湖生態化修複治理、源頭區水源培基涵養(yang) 、河流生態廊道建設、水生態環境智慧化監管等十大方麵135個(ge) 項目,工程總投資約300億(yi) 元。

  按進度計劃,我市現有的135個(ge) 工程中,2023年目標任務59個(ge) 、2024年目標任務30個(ge) 、2025年目標任務46個(ge) 。通過三年工程實施,到2025年,汾河流域基本實現“水量豐(feng) 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目標。

  135個(ge) 項目之外,我市還將立足本地實際和發展需求,接續謀劃霍州至襄汾生態廊道、汾河公園南延、生態補水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持續擴大我市工程總體(ti) 規模,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進一步強化水資源保障。

  一切難題,隻有在實幹中才能破解;一切措施,隻有在實幹中才能見效。截至目前,135個(ge) 工程中,已完成立項手續70個(ge) ,已開工建設37個(ge) ,誓師大會(hui) 將統一開工9個(ge) 項目……

  5月9日,臨(lin) 汾經濟開發區甘亭汙水處理廠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或指揮重型機械作業(ye) ,或清理平整路麵,或鋪裝防塵苫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5月19日,堯都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賈得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園廢水集中處理工程現場,安全圍擋內(nei) ,土地完成平整,道路全部硬化,臨(lin) 時建築一字排開……同步開工在即,項目蓄勢待發;

  6月2日,鄉(xiang) 寧縣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項目(一期)——龍鼻村汙水處理站,4.5米深的基坑下,兩(liang) 個(ge) 汙水處理設備已完成安裝,正準備土方回填,施工人員與(yu) 該縣有關(guan) 負責人正忙著優(you) 化施工方案、加快建設進度;

  …………

  前期手續相繼辦結、施工現場繁忙有序、建設進度日新月異……隨著一個(ge) 個(ge) 工程項目的高效推進,發展的浪潮撲麵而來。

  集成要素強保障 高效有序穩推進

  工程治理是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的關(guan) 鍵之舉(ju) 。

  麵對牽涉麵如此之廣,牽頭單位、責任主體(ti) 眾(zhong) 多的這一係統工程,我市全力出擊、高效推進——

  省《“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方案》印發伊始,我市第一時間抽調專(zhuan) 人成立了工作專(zhuan) 班,由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王延峰擔任組長,副市長喬(qiao) 飛鴻擔任副組長,組成人員包括市政府辦公室以及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等市直有關(guan) 部門主要負責人,堯都區、侯馬市、霍州市等17個(ge) 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臨(lin) 汾經濟開發區黨(dang) 工委、管委會(hui) 主要負責人。

  為(wei) 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高效有序推進,我市進一步細化工作舉(ju) 措,明確了市直有關(guan) 部門職責及責任人,出台了會(hui) 議、調度、通報、督辦、報送閉環工作機製,在建設用地、項目融資、技術人才等方麵,集成要素、強化保障,全力確保各項工程紮實有序推進。

  目前,我市依托工作專(zhuan) 班每天調度工程進展,實時研判跟蹤問效,協調解決(jue) 跨縣域、跨部門的難點堵點問題,強力推動工程建設。

  要素保障是工程建設快速推進的基礎。我市在建設用地、資金籌措、技術人才等方麵下足了功夫。

  ——統籌各級各部門力量,深入挖掘盤活可利用資源,精準破解“用地難”等問題;

  ——積極爭(zheng) 取各類專(zhuan) 項資金,用活金融資金,同時采取產(chan) 業(ye) 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模式,引入社會(hui) 資本,多元化、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目前已對接山西低碳環保集團、臨(lin) 汾投資集團等機構,進一步協調拓寬了融資渠道;

  ——推動生態修複領域高端人才、技術人才、產(chan) 業(ye) 工人向工程集聚,優(you) 化施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作業(ye) 水平,確保各項工程早完工、早見效、早受益;

  …………

  “舉(ju) 目已是千山綠,宜趁東(dong) 風揚帆起”。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引領,我市錨定既定目標,保持戰略定力,趕早搶前抓治理,做足做好水文章,奮力書(shu) 寫(xie) 著“造福人民幸福河”的時代答卷。(記者 段碧蓉 劉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