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垃圾收儲運體係覆蓋麵提升
入戶村道平坦幹淨,村舍房屋庭院整潔……走進興(xing) 安盟科右前旗的村鎮,村莊的樣子讓人眼前一亮。
“家裏的塑料瓶、玻璃瓶和廢舊物品積攢起來,一年下來能賣1000多塊錢呢。”日前,科右前旗德伯斯鎮前寶地嘎查村民六十一,把自己攢下的廢品賣到了村內(nei) 的廢品回收站,數著手裏的現金樂(le) 嗬嗬地說。
科右前旗將鄉(xiang) 村垃圾分為(wei) 生產(chan) 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3類,按照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原則,精準分類施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生產(chan) 垃圾化廢為(wei) 寶,建築垃圾就近填埋。現已做到垃圾源頭減量80%,其餘(yu) 的垃圾通過收儲(chu) 運一體(ti) 化模式,實現了垃圾處理全覆蓋。
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不斷完善農(nong) 村牧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對城市或縣城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範圍內(nei) 的村莊,采用統一收運、集中處理的處置模式。對交通不便或運輸距離較長的村莊,因地製宜建設小型化、分散化、無害化處理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就地就近處理。同時,加強村莊垃圾收集房建設,逐步淘汰非封閉的垃圾集中收集設施,增加密閉垃圾轉運設施配置,防止轉運過程中造成二次汙染。重點加強終端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截至上一季度,內(nei) 蒙古已下達2023年自治區農(nong) 村牧區垃圾處理補助資金5000萬(wan) 元,農(nong) 村牧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覆蓋行政村占63%。力爭(zheng) 到2023年底,全區農(nong) 村牧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覆蓋率達到70%以上,黃河流域基本實現全覆蓋。(記者 帥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