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建議 | 山西臨汾采納網友建議 對接專業公司圍繞母子河進行開發設計

發布時間:2023-06-16 16:14: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堯都區龍祠水水源豐(feng) 富,水質清澈。目前部分泉水流入汾河,如果能將泉水流經村落進行開發建設,既能為(wei) 臨(lin) 汾市民打造休閑旅遊的好去處,又可增加當地村民的經濟收入,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豈不美哉?”

  近日,山西臨(lin) 汾一網友就堯都區龍祠水域流經村落開發利用的設想,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臨(lin) 汾市委書(shu) 記李雲(yun) 峰建言,希望當地政府將泉水流經村落進行開發建設,將此處打造為(wei) 山西的“小江南”、臨(lin) 汾的“烏(wu) 鎮”、堯都的“周莊”,不負這一汪清泉、一泓清水。

 

“領導留言板”截圖。

  就此,該網友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對河流下遊村莊(如桑灣村、杜家莊村)按照浙江烏(wu) 鎮、江蘇周莊的鄉(xiang) 鎮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參照襄汾縣汾城鎮的民居建築進行建造。新建民居采用仿古式風格建造,現有民居改造為(wei) 仿古式風格建築、民國風格建築或具有農(nong) 村特色的民居,將河水引流至村內(nei) ,做到房前屋後均有小溪經過(小溪采用卵石或青石鋪築),房前後采用小橋連通街道,小橋的形式可為(wei) 小拱橋,也可為(wei) 木橋,使村內(nei) 呈現“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村內(nei) 道路改造為(wei) 仿青石路麵或仿卵石路麵,道路兩(liang) 側(ce) 合理布置行道樹,並保留桑灣原有古樹——千年銀杏。在村內(nei) 布置水車、水輪等具有水鄉(xiang) 特色的水利設施以供參觀。

  第二,對河流進行改造。水麵下保持原貌,河流兩(liang) 岸采用青石鋪築或卵石鋪築,並沿河設置木質防護欄杆及分區域設置親(qin) 水平台,以便遊人戲水玩耍。沿河流布置落差瀑布,更彰顯河流的神秘感。現有的桑灣村古石橋修葺,要做到“修舊如舊”,切不可改造成現代橋梁。

  第三,對古寺、古廟進行修繕。古村落必然有古廟宇,目前杜家莊村河邊現有二郎神古廟一座、古戲台一座,村內(nei) 有伏羲古廟一座,但均無圍牆,無古樹,應建圍牆、種古樹,以盡顯其古樸厚重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該網友還建議規劃之事應由專(zhuan) 業(ye) 人士進行,但切記不可破壞上遊龍祠泉水資源保護區的水環境,同時要盡量借鑒南方水鄉(xiang) 村莊的格局進行規劃設計實施。

 

“領導留言板”截圖。

  收到留言後,臨(lin) 汾市委社情民意通道交由堯都區委辦理。經了解,保護泉源、整治河道是堯都區金殿鎮黨(dang) 委“十四五”期間“一領四動”助推全麵發展思路中“生態推動”的具體(ti) 體(ti) 現,也是擦亮“北國江南·水韻金殿”、打造“金殿水鎮”的一大舉(ju) 措。

  據介紹,2021年以來,為(wei) 提升河道周邊居民生活環境、改善水環境質量,金殿鎮開展了“保護水源·愛我家園”生態治理(三年)行動,通過召集鄉(xiang) 親(qin) 賢達開展座談會(hui) 征集意見建議,發放《致全鎮人民的一封信》《保護水源美化水係倡議書(shu) 》等方式誠邀愛心人士以誌願服務的形式投身河道整治活動,動員周邊行政村、企業(ye) 、學校投入到愛河護河行動中來。三年來,該項行動得到了廣大村民群眾(zhong) 的支持,河道麵貌煥然一新,切實達到了一年出雛形、兩(liang) 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效果。

  與(yu) 此同時,為(wei) 充分利用母子河“好水”將“生態效益”變“經濟效益”,金殿鎮充分融合轄區綠色資源、紅色資源和特色文化,實施研學小鎮項目,建設母子河生態步道。據悉,母子河生態步道自上遊到下遊綿延8公裏,沿途是清澈河水和田間自然風光,是周末踏青休閑好去處,與(yu) 清水林研學基地、鑼鼓基地、法顯紀念館等有機結合,此舉(ju) 可為(wei) 村集體(ti) 增加收益。

  “目前正在對接專(zhuan) 業(ye) 的文旅團隊和投資公司,圍繞母子河生態走廊建設以及研學小鎮整體(ti) 規劃進行宏觀設計。”回複中講到,建設山西“小江南”、臨(lin) 汾的“烏(wu) 鎮”、堯都的“周莊”需要更高位的布局、更長遠的謀劃和更大量的投入,金殿鎮黨(dang) 委、政府有改善母子河現狀的毅力,更有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決(jue) 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