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強省建設座談會召開
6月15日,省委書(shu) 記景俊海到東(dong) 北師範大學調研,並主持召開吉林省教育強省建設座談會(hui)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的意見》要求,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
東(dong) 北師範大學中國農(nong) 村教育發展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師團隊曾被評為(wei)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景俊海詳細了解研究院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鼓勵廣大教師和研究人員大力弘揚黃大年精神,立足吉林、服務全國,深入農(nong) 村和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真正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為(wei) 補齊農(nong) 村教育短板、加快鄉(xiang) 村教育振興(xing) 作出更大貢獻。景俊海與(yu) 在讀博士生親(qin) 切交流,希望大家進一步提高學習(xi) 知識、掌握方法的能力,錘煉麵向未來、解決(jue) 問題的本領,學成後選擇吉林、留在吉林、紮根吉林,在吉林振興(xing) 發展中創業(ye) 奮鬥、施展才華、實現價(jia) 值。
會(hui) 上,省教育廳主要負責同誌匯報教育強省建設情況。張希、李玉、徐海陽、孫長智、李春明、楊天笑、於(yu) 偉(wei) 等7位部屬和省屬高校、職業(ye) 教育院校、基礎教育學校代表及專(zhuan) 家學者代表發言。
景俊海指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深遠意義(yi) ,係統論述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本質要求、重點任務和根本路徑等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wei) 我們(men) 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景俊海強調,教育興(xing) 則吉林興(xing) ,教育強則吉林強,沒有教育現代化就沒有吉林現代化,必須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統籌辦好各級各類教育,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讓吉林成為(wei) 求學圓夢的向往之地、群英薈萃的人才高地。一要堅持把準方向、找準定位,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推進教育理念、體(ti) 係、製度、內(nei) 容、方法、治理現代化,讓全省人民素質更高、知識更新、能力更強。二要堅持優(you) 質均衡、協調發展,全麵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學前教育要持續擴大以公辦為(wei) 主的普惠性教育資源供給,義(yi) 務教育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xiang) 整體(ti) 發展、加快校際均衡發展、保障群體(ti) 公平發展,普通高中教育要繼續推動多樣化特色發展;引導公辦學校集中精力提高辦學質量,支持鼓勵民辦學校持續做強做大,大力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水平,促進教師等優(you) 質資源有序流動、全省教育均衡高水平發展。三要堅持圍繞中心、著眼大局,推動教育鏈與(yu) 人才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社會(hui) 服務鏈深度融合,促進高等院校和職教院校對接社會(hui) 需求、打造開放課堂,進一步增強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能力,更好培養(yang) 人才,助力留住人才,為(wei)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好基礎,為(wei) 解決(ju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貢獻智慧,為(wei) 推動吉林全麵振興(xing) 攻堅克難。四要堅持改革創新、開放合作,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放包容、放開搞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ti) 製、保障機製改革,用好教育評價(jia) 指揮棒,積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持續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五要堅持優(you) 先發展、全力支持,進一步壓實領導責任,建強教師隊伍,強化投入保障,切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省領導李偉(wei) 、梁仁哲,省直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部屬和省屬本科高校、職業(ye) 教育院校、成人高校、中小學校代表及專(zhuan) 家學者代表等參加活動。(記者黃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