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歐洲環境署:極端天氣頻發或成歐洲夏季“新常態”

林晶 發布時間:2023-06-16 16:4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哥本哈根6月14日電(記者林晶)歐洲環境署14日發布新聞公報說,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熱浪、洪災、幹旱等極端天氣頻發或成歐洲夏季“新常態”。該機構呼籲采取適應性措施,預防極端天氣災害引發的生命和財產(chan) 損失。

  公報表示,熱浪已成為(wei) 歐洲最為(wei) 致命的極端天氣事件,2022年夏季歐洲經曆的致命熱浪將在未來變得更頻繁、更持久、更強烈,南歐地區每年夏季危及民眾(zhong) 健康的熱浪天數甚至可能將超過60天。

  公報說,強降水導致的洪水將在西北歐和中歐更為(wei) 頻繁且嚴(yan) 重。根據歐洲環境署最新數據,1980年至2021年間洪水在歐洲造成近2580億(yi) 歐元損失,其損失年增長率超過2%。弱勢群體(ti) 和重要基礎設施麵臨(lin) 巨大風險。

  此外,環境署警告歐洲必須為(wei) 更頻繁、更嚴(yan) 重的幹旱做好準備。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歐洲過半地區受冬夏嚴(yan) 重幹旱影響。長期氣候模型預測,南歐和中歐將更幹旱和炎熱,這將給農(nong) 業(ye) 造成嚴(yan) 重影響。該機構對歐洲野火數量的增加也表示擔憂。自1980年以來,歐洲野火已造成712人死亡。

  公報說,氣候變暖意味著蜱蟲、白紋伊蚊等可傳(chuan) 播疾病的物種可在歐洲更北的地方或者更高海拔地區生存,可能導致登革熱、瘧疾等相關(guan) 氣候敏感型疾病增加。

  歐洲環境署呼籲歐洲國家將氣候適應政策與(yu) 衛生醫療政策等結合起來,製定健康緊急行動計劃,增加城市中的綠色空間和藍色空間,針對極端天氣引發的相關(guan) 疾病采取早期預警措施。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