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雲崗街道:以“黨建+”模式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眼下正值夏收時節,豐(feng) 台區雲(yun) 崗街道張家墳村金燦燦的麥浪隨風起伏,沉甸甸的麥穗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張家墳村的小麥正式“開鐮”收割,在雲(yun) 崗街道黨(dang) 工委和張家墳村黨(dang) 總支號召下,街道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雙報到”在職黨(dang) 員、村幹部、誌願者共60餘(yu) 人,利用周末時間一起協助村民群眾(zhong) 加快小麥搶收,確保夏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cang) 。
近年來雲(yun) 崗街道堅持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指導張家墳村著力構建“黨(dang) 建+”工作體(ti) 係,在保障棚戶區改造工作順利推進的同時,多措並舉(ju) 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通過積極探索智慧農(nong) 業(ye) 園、“一分田”農(nong) 場體(ti) 驗項目等,努力推動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紮實推動張家墳村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dang) 建+民生項目”,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墳目前正處於(yu) 棚戶區改造階段,回遷安置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從(cong) 幾年前的騰退拆遷到如今的安置房建設,張家墳村黨(dang) 總支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組織村“兩(liang) 委”班子和黨(dang) 員幹部攻堅克難,確保回遷安置工作如期推進。截至目前,安置房三個(ge) 標段已結構封頂,正在進行室內(nei) 外裝修施工,預計於(yu) 2023年12月竣工,村民群眾(zhong) 早日回遷的願望即將實現。在棚改期間大部分村民租住在王佐鎮南宮村周轉房,對此村黨(dang) 總支專(zhuan) 門在周轉房區域建立黨(dang) 群服務站,依托這一陣地持續開展黨(dang) 員學習(xi) 教育和便民服務,真正將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黨(dang) 建+集體(ti) 經濟”,促進轉型升級。針對集體(ti) 經濟薄弱問題,張家墳村因地製宜,積極探索“強黨(dang) 建、促發展”的新路徑。著力推動京盛時代商業(ye) 綜合體(ti) 招商引資,現已有電影院、超市、餐飲、休閑娛樂(le) 等業(ye) 態入駐;走訪商圈有影響力的商戶,籌備組建黨(dang) 支部,為(wei) 集體(ti) 經濟的發展注入“紅色動能”。目前商業(ye) 綜合體(ti) 租金收入已穩步提升至每年1100萬(wan) 元。同時,建立智慧農(nong) 業(ye) 園,探索科技賦能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著力打造無公害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高科技管理的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現有24棟大棚投入使用,產(chan) 出蔬菜作物約40噸。計劃實施“半分地”項目,對32畝(mu) 農(nong) 耕土地進行規劃提升,後續將以租賃形式開展農(nong) 業(ye) 休閑互動體(ti) 驗,促進村集體(ti) 經濟實現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黨(dang) 建+人才儲(chu) 備”,凝聚發展合力。張家墳村注重對村幹部教育管理培訓,切實增強“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黨(dang) 性觀念和履職能力,激勵村幹部在征地騰退、股份改革、環境整治、疫情防控、安全維穩等重點任務中積極擔當作為(wei) 。注重培養(yang) 村年輕幹部,切實用好選調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理員等青年人才,全麵加強後備人才儲(chu) 備,通過組織人才聯絡會(hui) 等形式,吸引高學曆青年回村工作。此外,雲(yun) 崗街道積極發揮黨(dang) 建工作協調委員會(hui) 平台作用,協調推動航天人才家園項目落地張家墳村,全力打造高品質人才公寓,麵向航天三院等地區航天科研院所職工集中租賃,有力優(you) 化了地區聚才引智環境。
下一步,雲(yun) 崗街道將帶領張家墳村繼續堅持黨(dang) 建引領,創新治理體(ti) 係,在深化鄉(xiang) 村治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新方法、新途徑,全麵提升村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鄉(xiang) 村治理新格局,為(wei) 努力建設產(chan) 城融合、宜居宜業(ye) 的生態航天城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