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省校合作 永和縣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永和縣聚焦有機旱作特色農(nong) 業(ye) “示範縣”的建設目標,立足自身優(you) 勢,搭乘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東(dong) 風,同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圍繞人才引入、平台搭建、成果轉化等3個(ge) 維度,積極對接、深入洽談,全麵拓展深化縣校合作,助推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持續高質量發展。
“聚人才”,集聚產(chan) 業(ye) 發展“生力軍(jun) ”。緊緊圍繞農(nong) 業(ye) 發展實際,瞄準人才需求導向,精準發力、靶向引才,賦能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依托縣校合作平台,牽手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園藝學院柔性引才。2021年以來,該縣先後柔性引進玉米、有機旱作農(nong) 業(ye) 、高粱、動物科學、果樹蔬菜和核桃大豆等農(nong) 業(ye) 領域專(zhuan) 家團隊40餘(yu) 人,開展指導和培訓33次,“一對一”、“手把手”為(wei) 2580餘(yu) 名農(nong) 戶提供專(zhuan) 業(ye) 技術指導,破解種養(yang) 難題,培養(yang) 本土人才。
“搭平台”,構築產(chan) 才融合“新高地”。出台《永和縣博士工作站建設實施辦法》,鼓勵支持企業(ye) 建設博士工作站、科研平台。同時,為(wei) 企業(ye) 提供優(you) 惠政策、優(you) 質服務及寬鬆環境,充分發揮平台集聚優(you) 質創新資源、促進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ti) 作用。今年,已柔性引進4名專(zhuan) 家博士,以高粱新品種及新技術集成示範、丘陵旱作區高粱優(you) 質高效輕簡栽培技術千畝(mu) 示範方建設兩(liang) 大項目為(wei) 基點,打造集產(chan) 、學、研、售為(wei) 一體(ti) 的永和“釀造高粱”品牌。
“轉成果”,激發引領發展“新動能。著眼改善農(nong) 業(ye) 條件、緩解水土壓力、優(you) 化種養(yang) 結構,與(yu) 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作物學院共同實施旱作農(nong) 作物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基地項目,在全縣6個(ge) 鄉(xiang) 鎮精心選取極富山區特色的百餘(yu) 畝(mu) 耕地,引進優(you) 質雜糧新品種50種試驗栽種,優(you) 選10種高質高產(chan) 新品種。其中,“晉糯3號”高粱新品種為(wei) 廣大農(nong) 戶全麵推廣、提產(chan) 增收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更優(you) 選項,目前該品種全域種植麵積已達10萬(wan) 畝(mu) ,總產(chan) 糧2.18萬(wan) 噸,畝(mu) 均增收可達400餘(yu) 元,進一步拓寬增收致富渠道,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強勁動能。(康磊、劉士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