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金盞:精耕細作“養”出豐收沃土
在朝陽區金盞鄉(xiang) 黎各莊村西側(ce) 140畝(mu) 的麥田內(nei) ,兩(liang) 輛聯合收割機“忙碌”著來往穿梭,在金黃色的波浪上描繪出美麗(li) 的豐(feng) 收景象。
“你看這顆粒,都是圓鼓鼓的,十分飽滿!”看著一顆顆飽滿圓潤的麥粒爭(zheng) 先恐後“滾進”糧倉(cang) ,站在收割機旁邊的工作人員忍不住抓起一把。
在聯合收割機的轟鳴聲中,隨著最後一壟金色的麥稈被切割、脫粒,140畝(mu) 的小麥夏收工作落下帷幕,顆粒歸倉(cang) 。小麥喜獲豐(feng) 收,與(yu) 中央重視程度高、支持力度大有關(guan) ,也得益於(yu) 金盞鄉(xiang) 多年來對農(nong) 田的“精耕細作”。
“此地塊一直為(wei) 基本農(nong) 田,從(cong) 2013年開始,我們(men) 結合地塊水肥條件,確定該地塊以種植玉米和冬小麥為(wei) 主,在確定種植作物的同時,結合當年的氣象條件進行小麥品種選擇。選擇適合的小麥品種進行種植,每年都會(hui) 根據土地情況對小麥品種進行更新,保證高產(chan) 穩產(chan) 。”金盞鄉(xiang) 社會(hui) 事務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去年,鄉(xiang) 裏就對這片農(nong) 田種植的農(nong) 作物進行了升級,由原先的小麥品種升級為(wei) 航麥247,畝(mu) 產(chan) 950斤。今年種植的中麥1062是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小麥新品種,越冬期抗寒性好,拔節後發育較快,抗病、抗倒性好,屬於(yu) 高產(chan) 穩產(chan) 優(you) 質廣適的優(you) 良品種。
為(wei) 確保小麥優(you) 質高產(chan) ,前期,朝陽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區農(nong) 服中心等相關(guan) 部門工作人員還深入田間,對小麥生產(chan) 管護進行“一對一”技術指導服務。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專(zhuan) 家團隊、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還分別對小麥管理進行指導,對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進行小麥後期和玉米苗期管理的線上技術培訓,為(wei) 我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一茬小麥一茬玉米的固定模式,能夠更好地利用土壤養(yang) 分。在對品種進行篩選更新的同時,金盞鄉(xiang) 還將用地和養(yang) 地結合起來,有效提高農(nong) 作物產(chan) 量。
“小麥收割完畢後,會(hui) 對秸稈及時進行還田處理,並在原有地塊種植玉米,待10月份玉米成熟,便可再次進入收獲階段。冬季種小麥夏季收獲,夏季種玉米秋季收獲,一年兩(liang) 種的模式提升了黎各莊村西側(ce) 這片農(nong) 田的利用率,實現了它的最大價(jia) 值。”工作人員說,除了眼前這片麥田,金盞鄉(xiang) 還有基本農(nong) 田約四千餘(yu) 畝(mu) 。在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過程中,金盞鄉(xiang) 還對鄉(xiang) 域內(nei) 的基本農(nong) 田進行集中連片整治,實現小田變大田。同時,根據區、鄉(xiang) 、村三級“田長製”責任體(ti) 係,安排地塊“守護人”定期對村內(nei) 的耕地進行巡查,招募“小田長”參與(yu) 巡田活動,宣傳(chuan) 耕地保護知識,全麵提升農(nong) 田保護利用水平。
下一步,金盞鄉(xiang) 將積極推進耕地保護利用,通過輪換、多樣性的耕作方式及農(nong) 技手段應用對土壤進行改良,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和管護,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wei) 豐(feng) 收的沃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