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看湖南|互惠互利,中非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發布時間:2023-06-28 15:0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前5個(ge) 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同比增長16.4%——

  互惠互利,中非經貿合作成果豐(feng) 碩

  肯尼亞(ya) 紅茶、埃塞俄比亞(ya) 芝麻、馬達加斯加天竺葵、納米比亞(ya) 猴麵包樹果粉……湖南長沙國際會(hui) 展中心裏,一批批來自非洲國家的商品已經運抵,將在6月29日開幕的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上進行展示。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也是真實親(qin) 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yi) 利觀提出10周年。這10年,中非雙方密切合作,一大批重點合作項目有序推進,中非貿易額和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額穩步攀升,中非經貿合作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台階。

  數據顯示,10年來,中國始終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地位,2022年,中非貿易額達2820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1.1%。按人民幣計算,今年前5個(ge) 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同比增長16.4%。

  貿易規模屢創新高。自2000年到現在的23年,中國累計從(cong) 非洲進口1.42萬(wan) 億(yi) 美元,向非洲出口1.58萬(wan) 億(yi) 美元。“中非貿易互惠互利,互補性強,為(wei) 兩(liang) 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也造福了中非雙方人民。”商務部西亞(ya) 非洲司司長江偉(wei) 表示。

  走進湖南高橋大市場,來自非洲國家的特色商品琳琅滿目,非洲小夥(huo) 正在直播宣介家鄉(xiang) 好物。“產(chan) 自埃塞俄比亞(ya) 的咖啡豆,已抵達高橋大市場,很快就會(hui) 到消費者手中。”湖南高橋大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江守方介紹,2022年,高橋大市場從(cong) 非洲進口咖啡豆達1000萬(wan) 美元,預計今年將增長至2000萬(wan) 美元。

  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常設展館、中非直播電商孵化中心、中非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園、中非經貿企業(ye) 總部基地……作為(wei) 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的核心區,高橋大市場建設中非經貿合作示範園,打造建設各類中非經貿綜合服務平台,引進中非經貿企業(ye) 1000多家。2022年,高橋大市場實現對非貿易額32.7億(yi) 元,同比增長325%。

  投資領域不斷拓寬。從(cong) 工程建設、裝備製造到批發零售、農(nong) 業(ye) 、金融、電子商務等行業(ye) ,中國企業(ye) 在非經貿合作區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不斷顯現。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70億(yi) 美元,是非洲第四大投資來源國,目前在非洲投資的中國企業(ye) 有3000餘(yu) 家。

  在阿爾及利亞(ya) ,光伏電站項目將源源不斷的綠色清潔能源輸送到撒哈拉大沙漠;在加納,農(nong) 村通信及數字網絡覆蓋項目為(wei) 當地人民提供高速穩定的信息通信服務,惠及加納農(nong) 村地區300多萬(wan) 人;在貝寧,援建4所中貝友誼學校和洛克薩市公共照明設施項目……“近年來,通用技術集團深度參與(yu) ‘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chan) 能合作,在非洲建成了一批基礎設施和社會(hui) 民生項目。”通用技術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衛生健康領域,通用技術集團還通過醫療援助、設施共建、遠程服務等模式,不斷推進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走深走實。

  合作機製日益完善。在2021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hui) 議上,中國提出將同非洲國家共同實施“九項工程”,包括衛生健康、減貧惠農(nong) 、貿易促進、投資驅動、數字創新等,為(wei) 新時期中非合作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藍圖。

  在“九項工程”帶動下,非洲11國16項農(nong) 產(chan) 品在“綠色通道”項下獲得輸華準入,21個(ge) 非洲國家已經享受98%輸華產(chan) 品零關(guan) 稅待遇,中方與(yu) 非方在標準、質檢、互認等方麵進行合作,加快非洲產(chan) 品市場準入程序,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台、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正式設立。

  商務部表示,今年是推動“九項工程”落地見效的關(guan) 鍵之年,中國將積極運籌多雙邊經貿合作機製,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繼續鼓勵中國企業(ye) 依托在非洲建設運營的經貿合作區等,加強中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合作。同時,還將辦好各類展會(hui) 平台,加強政策溝通,促進人員交流,對接合作需求,進一步挖掘激發雙方的合作潛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