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濟聚焦)

發布時間:2023-06-28 16:0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年來,安徽聚焦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持續推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瞄準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回收利用體(ti) 係建設等方麵,發力後市場領域;引導各地市發揮自身優(you) 勢,共同下好產(chan) 業(ye) 發展“一盤棋”,力爭(zheng) 全省汽車產(chan) 業(ye) 盡快邁上萬(wan) 億(yi) 元級新台階。

  6月24日,安徽省蕪湖市的暢聊早餐會(hui) 上,既有奇瑞、比亞(ya) 迪、江淮等整車廠的負責人,也有伯特利、開思等供應鏈企業(ye) 、後市場企業(ye) 的負責人,各方共議如何推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

  3天前,6月21日,安徽省委、省政府用一天的時間,與(yu) 全省汽車製造企業(ye) 、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以及相關(guan) 研發機構、省市縣主要領導和相關(guan) 職能部門負責人,共商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

  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出,要增強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的緊迫感使命感,推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進一步提速,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進一步夯實,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集群化效應進一步彰顯,在全省上下奮力營造促進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全省汽車產(chan) 業(ye) 盡快邁上萬(wan) 億(yi) 元級新台階。

  延鏈補鏈強鏈,建設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

  把安徽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好,關(guan) 鍵在於(yu) 發展新能源汽車,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創新、智造、服務、人才、文化、資本、開放7個(ge) 生態。這是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舉(ju) 措。

  向“新”而行,安徽底氣何在?

  “今年1—5月,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超25萬(wan) 輛,位居全國第四,位次較去年全年前進3位。”安徽省經信廳汽車工業(ye) 處處長馬翠兵介紹,安徽集聚了奇瑞、蔚來、大眾(zhong) 、比亞(ya) 迪、江淮、長安、漢馬7家整車製造企業(ye) ,擁有規上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1100多家,其中不乏國軒高科、巨一科技等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企業(ye) 。

  汽車產(chan) 業(ye) 是安徽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支柱產(chan) 業(ye) 。近年來,安徽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列入全省大力發展的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記者了解到,為(wei) 打造好集群、建設好生態,延鏈補鏈強鏈,安徽高位推進,組建由省委書(shu) 記、省長擔任“雙組長”的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建立省領導包保整車生產(chan) 企業(ye) 機製;同時,印發指導意見,謀劃了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總施工圖”。

  作為(wei) 安徽本地汽車企業(ye) ,奇瑞汽車近期舉(ju) 措不斷。

  “在純電領域,我們(men) 剛剛發布麵向高端市場的係列車型,推出首個(ge) 新能源專(zhuan) 屬品牌。”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章紅玉透露,預計到2025年,奇瑞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能占比將達50%。

  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也持續發力。

  前不久,國軒高科發布自主研發的磷酸錳鐵鋰電池包,實現了無三元(NCM)情況下續航1000公裏。

  “科技創新,是支撐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介紹,企業(ye) 分布全球的6000多名研發人員,研發出了覆蓋動力電池方方麵麵的數千項專(zhuan) 利技術,支撐著公司的快速發展。

  行動起來的還有地方政府。

  汽車零部件是寧國市的支柱產(chan) 業(ye) 。“目前,全市共有規上汽車零部件企業(ye) 93家,年產(chan) 值240億(yi) 元,其中1/5來自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寧國市經信局黨(dang) 組成員徐正熙表示,寧國將通過扶持龍頭企業(ye) 做大做強,促進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引導產(chan) 業(ye) 高效聚集,推動汽車零部件企業(ye) 向“新”而行。

  發力後市場,做大新能源汽車市場“蛋糕”

  為(wei)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安徽推動“整車、零部件、後市場”同頻共振。尤其是在以往容易被忽略卻至關(guan) 重要的後市場領域,安徽鉚足了勁。

  當下,安徽正從(cong) 7個(ge) 方麵發力,做好產(chan) 業(ye) 後半篇文章——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加快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積極參與(yu) 建設標準體(ti) 係、建設回收利用體(ti) 係、提升汽車展銷影響力、營造汽車文化生態、推動企業(ye) 拓展國際市場。

  其中,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關(guan) 乎做大市場“蛋糕”。

  “2022年,蕪湖市黨(dang) 政事業(ye) 單位更新的車輛中,近一半是新能源汽車。”蕪湖市經信局二級調研員汪自強說,今年蕪湖將進一步在公共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

  蕪湖的做法,是安徽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的縮影。據了解,為(wei) 做大市場“蛋糕”,安徽還將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

  在新能源汽車後市場領域,充換電設施的建設,是消費者最為(wei) 關(guan) 心的一環。

  “作為(wei) 省級國有能源投資平台,在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一張網’建設中,我們(men) 打主力、當先鋒。”安徽省能源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已全麵啟動市、縣、鄉(xiang) 三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2024年將完成75%的覆蓋任務,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覆蓋。

  下好“一盤棋”,全方位謀劃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錨定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越來越多要素向安徽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聚。

  以人才為(wei) 例,安徽高校正通過增設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完善培養(yang) 方案,增加產(chan) 業(ye) 人才供給。目前,14所省內(nei) 高校設置相關(guan) 本科專(zhuan) 業(ye) 173個(ge) ,培養(yang) 規模達1萬(wan) 餘(yu) 人;42所高職院校設置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124個(ge) ,每年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近萬(wan) 人。

  資金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支撐。近期,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主題基金啟動運營,總規模180億(yi) 元。與(yu) 此同時,安徽省財政將通過連續5年大體(ti) 量的財政資金投入,全力支持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

  在安徽,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jin) 是汽車大省邁向汽車強省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皖北振興(xing) 的重要路徑。安徽明確提出:把發展汽車產(chan) 業(ye) 尤其是零部件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支持皖北振興(xing) 的重要手段。

  蚌埠市懷遠縣是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大縣。近年來,得益於(yu) 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當地工業(ye)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2022年至今,全縣共洽談並簽約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8個(ge) ,協議總投資37.8億(yi) 元。目前,企業(ye) 產(chan) 品已廣泛應用於(yu) 摩托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懷遠縣經信局局長鄒曉磊說。

  當前,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安徽各地市發揮自身優(you) 勢,共同下好產(chan) 業(ye) 發展“一盤棋”,全方位謀劃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合肥、蕪湖“雙核”驅動,其他城市多點聯動的格局已經形成。安徽明確:支持合肥建設新能源汽車發展引領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高地;支持蕪湖建設自主品牌集聚區,打造全國最大的乘用車出口基地、全國領先的新能源專(zhuan) 用車生產(chan) 基地、全國領先的動力電池生產(chan) 基地。

  “力爭(zheng) 到2025年,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7年,成為(wei) 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智車強省’。”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