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引領江岸發展突圍
在被稱為(wei) 改革開放創新之城的深圳,誕生了全國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ye) 、第一家股份製企業(ye) ,聘用製創全國之先河,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在此率先建立,土地拍賣的“第一槌”在這裏敲下,“一天蓋三層樓”的奇跡在這裏發生,中國市場經濟的雛形在這裏培育。
當一係列的“第一”“率先”集聚,就造就了敢闖敢試、敢為(wei) 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也造就了深圳的根和魂。
以深圳為(wei) 圓點,放眼整個(ge) 粵港澳大灣區,都彌漫著這股思想解放、敢為(wei) 人先的創新文化。從(cong) 企業(ye) 員工到園區管理者,從(cong) 科技工作者到公務員,每個(ge) 個(ge) 體(ti) 身上閃爍的創新意識,匯聚成創新的璀璨星河,在構建科技創新體(ti) 係、優(you) 化營商環境、推進城市更新等方麵,形成一係列讓人耳目一新的新舉(ju) 措、新打法、新機製。
身為(wei) 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江岸區多年來一直是武漢市的創新發展前沿。在打造更高水平的國家雙創示範基地,聚力打造高端服務業(ye) 創新發展示範區的過程中,江岸區要對標學習(xi) 粵港澳大灣區敢闖、敢試、敢幹的創新精神。
創新意識的培養(yang) ,必須從(cong) 班子帶起,從(cong) 幹部抓起,從(cong) 每一個(ge) 身處江岸的“我”做起,以刀刃內(nei) 向的魄力,堅決(jue) 破除“中流思想”“內(nei) 陸思維”。多年來,江岸區堅持組織優(you) 秀幹部到發達城市、創新型企業(ye) 學習(xi) 考察,開闊眼界思路,培育創新意識。堅持在改革發展主戰場、科技創新第一線培養(yang) 鍛煉幹部,有計劃地選派一批年輕幹部到國家中心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選派一批領導幹部到重大創新工程和項目一線曆練。
創新活力的激發,離不開濃厚的文化氛圍。江岸區始終堅持以“創新第一動力”領航高質量發展,2017年躋身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此後依托轄區優(you) 勢資源,逐漸完善形成“老房子+雙創”“樓宇+雙創”“園區+雙創”等形式,探索出了獨具江岸特色的“5333”雙創模式,被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為(wei) “成效明顯的國家區域雙創示範基地”,雙創經驗全國推廣。如今在這裏,創新文化交融曆史,百年建築平和打包廠舊址成了文創高地。創新教育紮根社區,16處社區主題科技館、青少年活動空間麵向居民免費開放。創新觀念浸潤社會(hui) ,各類科創項目路演唱響“四季歌”。
不久前,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聯合組建的湖北省智慧綜合能源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聯合體(ti) 在江岸啟動,將整合“產(chan) 、學、研、用”各方優(you) 質資源,打造智慧綜合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創新體(ti) 係的完善,必然伴隨體(ti) 製機製、觀念理念的不斷“破局”。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破解發展中的各種難題,是江岸區多年來爭(zheng) 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底氣所在。這裏提出並建立社區法人所有製與(yu) 民營經濟相結合的運行機製,率先在武漢市探索公有民營的多種經營形式。這裏率先將“樓宇經濟”作為(wei) 發展主方向,創新思路衝(chong) 破中心城區“寸土寸金”的土地“瓶頸”,探索打造“立起來的開發區”,“楚天第一樓”平安金融中心在這裏應運而生。近年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區、首批省級服務業(ye) 綜合改革試點區、首批“科創湖北”試點縣(市、區)等一大批“國字號”“省字號”的試點,落子江岸,這既是一種榮譽,更是催人奮進的動力。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站在新的曆史起點,本屆江岸區委班子著力把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經驗轉化為(wei) 轄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以思想解放引領發展突圍,壯大高水平創新主體(ti) 、建設高能級創新載體(ti) 、構建高效能創新生態,讓更多“創新之花”結出“發展之果”。(圖/文 張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