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池畔“普法茶亭”再飄香 豐台區112名律師輪值與市民“品茶聊法”
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 (鮑聰穎 裴瑩瑩)7月2日,蓮花池水邊、“普法茶亭”前,豐(feng) 台區公益法律服務團正式成立,45家律師事務所的112名律師組成公益法律服務先鋒隊,每周日將輪值“普法茶亭”為(wei) 市民提供普法服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天共設置了15個(ge) 公益法律服務台,律師代表分組為(wei) 現場群眾(zhong) 進行免費的法律谘詢。擁有22年曆史的“普法茶亭”因公益法律服務成員的加入,引鳳築巢、壯大隊伍、煥發新顏。
黨(dang) 建引領,普法誌願隊伍不斷壯大
“律師,您說我想立遺囑該怎麽(me) 寫(xie) 才好?”涼亭裏,一張桌,一杯茶,前來問詢的群眾(zhong) 與(yu) 法律服務誌願者一對一,麵對麵,在品味茶香的同時,聊法學法用法,幾杯清茶去憂愁,法律服務解困惑。這是每到周日“普法茶亭”的一個(ge) 真實寫(xie) 照。北京卓航律師事務所賈逍律師告訴記者,近些年,人們(men) 的法律意識和遺囑意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現在人們(men) 普遍意識到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對於(yu) 避免未來財產(chan) 繼承糾紛、和睦家庭的作用。”
普法茶亭,是北京市法治文化基地建設示範點,自2001年9月在蓮花池公園設立,將貼近百姓的品茶傳(chuan) 統與(yu) 服務群眾(zhong) 的法治宣傳(chuan) 有機結合。22年來,功能不斷完善、內(nei) 涵不斷深化,形成了一種品牌化、公益化、長效化的“普法+法律服務”新模式。
據豐(feng) 台區司法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常態化公益普法,是“普法茶亭”長期秉承的工作模式,這需要一支政治素養(yang) 過硬、法律專(zhuan) 業(ye) 過硬、服務意識過硬的規模化穩定化團隊。為(wei) 此,豐(feng) 台區以“黨(dang) 建引領 公益前行”為(wei) 主題,麵向全區律師發布招募函,公開招募公益法律服務律師,經過層層篩選、嚴(yan) 格把關(guan) ,最終選拔出一支涉及45家律師事務所、112名律師的公益法律服務先鋒隊,並進行了係統的上崗培訓,為(wei) “普法茶亭”公益服務奠定了堅實的人員基礎。
精準服務,開展每月一主題普法宣傳(chuan)
豐(feng) 台區區司法局普法與(yu) 依法治理科梁燕寧說,在參與(yu) “普法茶亭”的宣傳(chuan) 活動中,能越來越感受到百姓對法律知識的求知熱情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百姓對工作人員這樣說:“請給我一本民法典!”這是“普法茶亭”22年公益服務傳(chuan) 承和22年普法宣傳(chuan) 積澱的喜人成果。
除常規法律谘詢外,“普法茶亭”還將以普法責任製為(wei) 依托,向全區公開征集普法活動,按照“一個(ge) 月一個(ge) 責任單位,一個(ge) 主題,一場宣傳(chuan) 活動”的模式,結合民法典宣傳(chuan) 、國家憲法日等重要節點開展宣傳(chuan) 活動,為(wei) 全區各普法責任製單位搭建宣傳(chuan) 和展示的平台,用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的專(zhuan) 業(ye) 講解和貼心服務感染群眾(zhong) ,在普法宣傳(chuan) 活動中彰顯法律的溫情與(yu) 暖意,為(wei) 加快豐(feng) 台區法治化進程,提升群眾(zhong) 滿意度搭建橋梁和紐帶。
擴展平台,普法陣地輻射全區
“我們(men) 將寓普法於(yu) 雅趣,融法律於(yu) 生活,擦亮法治品牌,啟迪百姓心靈,厚植法治根基,服務區域發展,讓法治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豐(feng) 台區司法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以“普法茶亭”為(wei) 基點,立足群眾(zhong) 需求,突破原有陣地的地域局限性,逐漸打造一係列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基地,輻射全區,為(wei) 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力量。聚焦南中軸,在南苑濕地公園建設普法陣地,將法治陣地與(yu) 民生工程相結合,以宣傳(chuan) 欄、雕塑等為(wei) 載體(ti) ,將南中軸上的生態園林打造成傳(chuan) 播“法律精神”和“法治文化”的新地標。
此外,普法宣傳(chuan) 還走進商務樓宇,將法律送入商務樓宇產(chan) 業(ye) 聯盟,建立法治文化孵化站,建設法治錄音棚、法律演播廳,製作獨具豐(feng) 台特色的以案釋法節目。貼近百姓休閑空間,在郭莊公園,建設了豐(feng) 台區普法文化大道,讓百姓在運動健身中品法、學法,實現“滲透式普法”。關(guan) 注新業(ye) 態,打造“連心普法驛站”,為(wei) 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免費谘詢、代寫(xie) 法律文書(shu) ,開展普法活動,構建特色化,專(zhuan) 業(ye) 化,立體(ti) 化的普法陣地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