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博物館“名片”更亮了
遠眺赤峰博物館,古樸典雅、博大雄渾的建築令人震撼;走進赤峰博物館,巧妙設計、精心布置的場館使人沉浸其中。
赤峰博物館是一座集研究、收藏、展示、教育為(wei) 一體(ti) 的多功能現代化博物館,為(wei) 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8萬(wan) 多件(組),深受廣大市民和外地遊客青睞。
6月17日,一場以“琴棋書(shu) 畫、詩酒花茶”為(wei) 主線的“江南生活美學展”吸引著無數市民源源不斷地走進赤峰博物館,細細品味解讀江南社會(hui) 生活的70多件美學作品。而以此展覽為(wei) 延伸的“江南雅韻 文房逸趣”社教活動也在一旁火熱進行,十幾個(ge) 孩子圍坐在桌旁揮毫筆墨,臨(lin) 摹字帖、書(shu) 寫(xie) 扇麵,感受著與(yu) 筆墨紙硯為(wei) 伍的樂(le) 趣。
“這次活動讓孩子們(men) 對古人的文房用具以及相應的宋代官職有了初步了解,希望博物館可以多組織這樣的活動。”市民黃建平對赤峰博物館組織的社教活動相當滿意,她已帶著孩子參加十幾次類似的活動。
“博物館組織社教活動,隻為(wei) 給公眾(zhong) 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務。” 赤峰博物館社會(hui) 教育部副主任姝雯介紹,年初到現在,他們(men) 已組織“紅山文化”係列、“下嫁赤峰地區的清公主”係列、“江南生活美學”係列等近20場社教活動。
2019年7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赤峰博物館,並作出重要指示。4年來,赤峰博物館全體(ti) 工作人員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努力拚搏、開拓進取,在展陳提升、館際交流、社會(hui) 教育、文物保護、文創產(chan) 品打造等工作中取得了許多新突破。
提升場館陳列,以新顏迎公眾(zhong) ——
為(wei) 了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赤峰博物館從(cong) 2021年開始,先後對展廳基本陳列進行了全麵提升。提升後的4個(ge) 基本展廳分別以《日出紅山》《古韻青銅》《契丹華韻》《和同一家》為(wei) 主題,展示了赤峰燦爛的史前文化、草原青銅文化、遼文化及元明清時期北方各民族共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遺存。
赤峰博物館館長秦博介紹:“相比於(yu) 4年前,博物館在展覽內(nei) 容上更加突出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ti) 的發展格局,以及曆史上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在展覽形式上結合數字大屏、VR眼鏡、互動換裝等最新展覽科技手段的多媒體(ti) 硬件設施,帶給觀眾(zhong) 更高質量的參觀體(ti) 驗和參觀感受。”
推出館內(nei) 館外文物展覽,挖掘文物背後故事——
近年來,赤峰博物館弘揚地區曆史文化,深入推進“兩(liang) 個(ge) 打造”,通過內(nei) 引外聯的方式與(yu) 浙江省博物館合作,共同舉(ju) 辦“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與(yu) 廣東(dong) 省博物館聯合主辦“貝類動物的世界”。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先後引進“大漢楚王——徐州漢代楚國精品文物展”“南海人文曆史陳列展”“江南生活美學展”等多個(ge) 區外文博單位的精品展覽,為(wei) 赤峰市民帶來了更好的精神文化享受。
2023年1月,赤峰博物館還創造性策劃推出“金枝連朔漠——下嫁赤峰的清公主曆史文物展”,共展出清公主文物100餘(yu) 件組,包括公主朝服、配飾,清代官窯瓷器,清代佛教文物及生活用品等,多方麵展現了公主厘降塞外的草原生活,為(wei) 市民提供了一場別樣的文化盛宴。
赤峰博物館還結合地區曆史文化特色,發揮館藏優(you) 勢,先後開展了“我和我的博物館”“房子裏的大世界——神奇的小貝貝”等多場青少年社會(hui) 教育活動,並將“博物館裏的女神像”係列社教活動帶進校園。
啟動文物修複工作,傳(chuan) 承文化基因——
赤峰博物館承擔著赤峰曆史傳(chuan) 承的重任,有大量文物修複等常規工作。4年來,博物館啟動了館藏珍貴文物修複工作。
館藏宋代描金黑定盞原為(wei) 14片殘片,部分瓷片上帶有較完整的印花金箔裝飾,是國家二級文物。2020年12月,赤峰博物館委托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課題組,對該文物進行檢測、修複,還原了它的原貌,與(yu) 之相關(guan) 的學術研究也隨之展開。此外,還對清固倫(lun) 榮憲公主文物進行了清洗、養(yang) 護,以提升展覽展示效果。
促進文創產(chan) 品發展,打造文創矩陣——
4年來,赤峰博物館以館藏文物為(wei) 原型研發設計,推出玉龍、粉彩雜寶、彩繪紋飾等共計30多款文創產(chan) 品,展示了赤峰曆史及文物背後的故事,並開通淘寶線上銷售,通過抖音等平台擴大宣傳(chuan) 。
2021年,玉龍係列文創產(chan) 品“紅山玉龍·頸枕”“紅山玉龍·冰箱貼”被內(nei) 蒙古紅山文化學會(hui) 評為(wei) 優(you) 秀獎。
4年時間,赤峰博物館的各項業(ye) 務工作成績突出,免費開放繼續推進,展覽形式更加豐(feng) 富,社會(hui) 教育形式不斷創新,文物保護研究能力逐步增強,2023年,該館被評為(wei) “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記者 王塔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