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人民論壇)

發布時間:2023-07-04 16:4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青春,如豔陽下百卉之萌動;青春,如星火匯聚成希望和力量。回望曆史,一批批熱血澎湃的青年高擎真理的火炬,為(wei) 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e) 而不懈奮鬥;立足當下,無數意氣風發的青年擔當曆史的重任,奮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壯闊征程。

  前不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ti) 談話時強調“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中國青年才會(hui) 有力量,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才能充滿希望”,激勵著廣大青年堅定理想、勇擔使命、不畏困苦、不懈奮鬥,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拚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ye) 華章。

  理想是指引青年成長進步的燈塔。有了理想,奮鬥才有目標,人生才有航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寄語廣大高校畢業(ye) 生“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之中,為(wei) 黨(dang) 、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多作貢獻”。今天,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報國、教書(shu) 育人……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為(wei) 青年實現理想、施展抱負提供了廣闊舞台。一個(ge) 人可以有很多誌向,但人生最重要的誌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係在一起。廣大青年結合自身興(xing) 趣與(yu) 所學,把個(ge) 人理想融入民族複興(xing) 偉(wei) 大夢想,與(yu) 時代同步伐、與(yu) 人民共命運,就一定能讓青春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青年有擔當,民族有希望。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一代代中國青年勇擔的重任。80後占比過半的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最終實現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天津經開區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的年輕消防員,成立滅火救援“尖刀班”,“哪裏任務重、哪裏有危險,第一個(ge) 衝(chong) 上去的就是我們(men) ”;全國1000多個(ge) 科技小院內(nei) 的青年學子,與(yu) 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解民生、治學問……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青年要在擔當中曆練,在盡責中成長,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成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苦難成就輝煌,困難磨礪青春。當代青年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雨露,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但肯吃苦、能吃苦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不能丟(diu) 。2020年,春節假期回家的00後謝小玉趕上疫情,主動報名成為(wei) 武漢東(dong) 湖新城社區最年輕的誌願者,為(wei) 近200戶居民跑腿買(mai) 菜、買(mai) 藥、取快遞。這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城社區考察時聽了謝小玉的匯報,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有人說他們(men) 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men) 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jun) ,不怕苦、不怕犧牲。”近年來,從(cong) 數十萬(wan) 名大學生村官奉獻基層,到數百萬(wan) 名青年學生參與(yu) “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越來越多青年向下紮根,在複雜艱苦環境中磨礪本領。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摒棄驕嬌二氣,勇於(yu) 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廣大青年定能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風貌,不斷克服前進路上的艱難險阻。

  實現偉(wei) 大夢想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誌奮鬥。在第二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奧運冠軍(jun) 切陽什姐以10多萬(wan) 公裏的訓練裏程向金牌衝(chong) 擊;快遞員秦文衝(chong) 每天駕駛百多公裏將貨物安全送達家家戶戶;科研工作者吳丹麵對技術難題和未知挑戰百折不撓、孜孜不倦……他們(men) 高揚奮鬥風帆,在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的同時創造社會(hui) 價(jia) 值。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幸福源自奮鬥,奮鬥才會(hui) 成功。廣大青年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永不停滯的前進姿態,接續奮鬥、苦幹實幹,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鋪路架橋、添磚加瓦。

  新征程上,正湧現越來越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真情感應時代脈搏,讓實幹成就精彩人生,當代中國青年定能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新征程上書(shu) 寫(xie) 壯麗(li) 青春篇章,繼續創造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人民、無愧於(yu) 曆史的青春業(ye) 績。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4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