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項經驗獲全國推廣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2022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考核評估情況的通報》,以清單形式通報了61項典型經驗做法。其中,河北2項經驗獲全國推廣。
這2項經驗分別是:河北省創新舉(ju) 措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邯鄲市魏縣打造“微工廠聯合戰艦”謀求共贏發展。
河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中,創新健全“早寬簡實”工作機製,采取月分析會(hui) 商、季督導調度、年考核評估強化責任落實,確保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落地見效。
突出“早”字,及早發現、及早幹涉、及早幫扶。暢通農(nong) 戶自主申報、基層幹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3種監測方式,廣泛推廣全省統一的申報二維碼、“裕農(nong) 通”APP等多種途徑,有效提高農(nong) 戶自主申報意願。按照“市縣建防貧中心、鄉(xiang) 建工作站、村設網格員”原則,打造防止返貧專(zhuan) 職機構隊伍,截至2022年底全省設村級網格員33.08萬(wan) 人,充分發揮“早發現”第一線作用。構建省市縣共同參與(yu) 、多部門同向發力的部門篩查預警機製,統籌省級民政、醫療等11個(ge) 部門信息數據,針對苗頭性問題以10天、15天、1個(ge) 月為(wei) 周期,向鄉(xiang) 村兩(liang) 級發布風險預警信息,2022年累計推送146.8萬(wan) 條。
突出“寬”字,降低門檻、能納多納、寬進嚴(yan) 出。降低監測對象認定門檻,堅持常態化排查與(yu) 集中排查相結合、全覆蓋排查與(yu) 重點排查相結合,將符合條件的4類困難農(nong) 戶(大病重病個(ge) 人難以負擔的、重度殘疾人收入低的、突發意外情況的、“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動態新增問題的)全部按程序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2022年新識別監測對象15515戶40192人。
突出“簡”字,簡化程序、簡化手續、縮短時間。合理優(you) 化認定程序,將村級評議公示、部門信息比對、鄉(xiang) 鎮核查初審3個(ge) 環節同步推進,將監測對象認定時間有效縮短至15天以內(nei) 。開辟“綠色通道”快速識別納入監測,探索實行先提供幫扶救助、後履行申報程序的辦法,最快的發現風險當天即可落實幫扶。製定全省統一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核查認定表》,實現“一張表管到底”,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突出“實”字,紮實幫扶、因戶施策、務實管用。對防止返貧任務重、監測對象多的地區,加大政策、資金傾(qing) 斜支持力度。以縣為(wei) 單位建立防止返貧幫扶政策清單,創新實施監測對象幫扶和聯係服務管理製度,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堅持開發式幫扶,優(you) 先傾(qing) 斜支持產(chan) 業(ye) 發展、保障勞動力穩崗就業(ye) 。全麵落實醫療保障政策,對監測對象全部資助參保,有效防範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截至2022年底,14萬(wan) 監測對象中已有6.68萬(wan) 經過幫扶穩定消除風險。
邯鄲市魏縣立足促進農(nong) 村群眾(zhong) 增收,成立“實打實”幫扶微工廠加工合作社,組建“聯合戰艦”,實行信息發布、訂單接收、標準設計、原料供應、市場銷售“五統一”,合力抵禦各類風險、降低原材料價(jia) 格、減少運輸成本。搶抓箱包產(chan) 業(ye) 戰略轉移機遇,建設產(chan) 業(ye) 賦能中心,推動箱包、服裝、玩具等產(chan) 業(ye) 在魏縣轉移升級。優(you) 選20家生產(chan) 訂單較多、技術較好、管理到位的與(yu) 相對較弱微工廠進行結對,開展幫扶。建立“合作社+微工廠+村集體(ti) +農(nong) 戶(脫貧戶)”聯結機製,實現農(nong) 戶“零距離”就業(ye) 、多形式增收,微工廠“零風險”生產(chan) 、多渠道增效,村集體(ti) “零投資”發展、多方麵增益,扶貧資產(chan) “零縫隙”銜接、多元化增值。(記者郝東(dong) 偉(wei) 通訊員馬明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