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互幫互助 生活豐富多彩
“前天接到我媽電話,說我家管道漏水把樓下給泡了,鄰居找上了門。”說這話的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土產(chan) 小區居民趙女士。就在趙女士犯難之際,64歲的社區義(yi) 務調解員孟國華出現了,樓上樓下來回幾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化解了矛盾。
“清泉街社區管理著十幾個(ge) 小區,很多都是像土產(chan) 小區這樣的老舊小區,但我們(men) 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卻很強,你知道為(wei) 啥不?”帶著這個(ge) 問題,清泉街區主任武荷香將記者領到一麵社區宣傳(chuan) 欄前,上麵是十幾位有一技之長的社區居民誌願者的介紹和聯係電話。“這就是我們(men) 的‘獨家秘訣’,小到開鎖、維修,大到心理谘詢,我們(men) 的社區能人都能隨叫隨到,確保問題不出社區。”武荷香說。
社區居住地老人多,忘帶鑰匙是常事。看到這種情況,掌握開鎖技術的社區居民趙月文主動站出來,擔起了義(yi) 務為(wei) 老人開鎖的工作。
社區最為(wei) 年長的能人誌願者續長生擅長水電維修,幾十年來一直默默為(wei) 社區奉獻,如今雖已年過八旬,卻依然能看到他跑上跑下的身影。“隻要能動,就想幹,幫人幫上癮了,不幹不舒服。”續長生說。
在清泉街社區,每到節假日,豐(feng) 富多彩的文藝活動總是讓社區充滿歡聲笑語,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區文藝誌願者秦嵐的付出。2006年,擅長歌舞的秦嵐開始在社區組建文藝表演隊,從(cong) 最初的幾個(ge) 人發展到如今有近60名固定隊員的業(ye) 餘(yu) 演出隊伍。
“社區能人誌願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僅(jin) 解決(jue) 了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也讓互幫互助的誌願精神蔚然成風。”武荷香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7日 1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