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黨建聯建助推龍慶經典產業互補發展
以聯建促黨(dang) 建促共富、促合作促發展。近日,麗(li) 水市慶元縣黃田鎮眉筆產(chan) 業(ye) 為(wei) 龍泉市小梅鎮半邊月村帶來了一批眉筆加工來料加工訂單,讓半邊月村村民月收入增加近千元。這並不是龍慶兩(liang) 地首次開展黨(dang) 建聯建合作。2020年以來,在麗(li) 水市委提出的《大力推進跨山統籌加快區域發展的決(jue) 定》的背景下,龍泉市和慶元縣簽訂《一帶三區龍慶經典文創區合作發展備忘錄》,為(wei) 小梅和黃田經典產(chan) 業(ye) 互補發展和黨(dang) 建聯建指明了方向。
如何促進毗鄰的龍泉市小梅鎮和慶元縣黃田鎮兩(liang) 地優(you) 勢互補、經驗互鑒、資源互享,共同推動龍慶經典產(chan) 業(ye) 共富區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首要是兩(liang) 地產(chan) 業(ye) 鏈充分對接。
龍泉市小梅鎮是林業(ye) 大鎮,周邊竹林麵積在10萬(wan) 畝(mu) 以上,年產(chan) 毛竹在30萬(wan) 噸以上,有充足的毛竹原料。而且小梅工業(ye) 以竹材初加工為(wei) 主,為(wei) 慶元雙槍、可信等竹木深加工企業(ye) 提供前端產(chan) 品,為(wei) 慶元縣黃田鎮大量的文具、化妝品企業(ye) 提供竹條原料。經精加工之後,慶元黃田鎮又將竹製品成品運回小梅鎮,在各行政村開展來料加工,進行產(chan) 品包裝。
在黨(dang) 建聯建過程中,龍泉市小梅鎮共建成16個(ge) 來料加工點,90%的加工點原材料來自於(yu) 慶元縣。其中,小梅鎮就以彩鉛包裝行業(ye) 為(wei) 主,2022年發放來料加工費512萬(wan) 元,帶動300餘(yu) 名婦女、老人就業(ye) 。
此外,位於(yu) 小梅鎮黃南村的龍泉市農(nong) 事服務中心,更是目前麗(li) 水最大的農(nong) 事服務中心,可實現統防統治、統一育秧、機械化農(nong) 田翻耕、插秧、收割及烘幹全程數字化,主要服務龍泉市小梅鎮及慶元縣黃田鎮等地,服務範圍輻射周邊農(nong) 田2萬(wan) 餘(yu) 畝(mu) 。
在黨(dang) 建聯建機製下,該服務中心還為(wei) 龍慶兩(liang) 地種糧大戶及農(nong) 民提供秧苗訂購、機械插秧、稻穀烘幹及碾米等一係列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服務,推廣了低汙染機械設備、化肥農(nong) 藥用料減量,以及無人機噴灑等生態農(nong) 業(ye) 業(ye) 務,提高了糧食產(chan) 量,保障了糧食安全。
“黨(dang) 建聯建,在龍慶縣域邊界線上讓兩(liang) 地老百姓心連心、奔共富,不斷拓寬竹木加工、來料加工等共富項目,實現富民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龍泉市小梅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張福回說,下一步,分屬龍泉市和慶元縣兩(liang) 地的小梅鎮與(yu) 黃田鎮,將繼續深化“龍慶經典產(chan) 業(ye) 共富區”協作,為(wei) 產(chan) 業(ye) 融合找到好路徑,積極謀劃產(chan) 業(ye) 共富好項目,持續推進“產(chan) 業(ye) 聯動延鏈”“就業(ye) 聯動助力”“關(guan) 愛聯動幫扶”三大行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