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碳交易試點企業增至167家
原標題:我市碳交易試點企業(ye) 增至167家
碳交易是通過市場機製控製和減少碳排放,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持續深化天津市碳市場試點建設,組織企業(ye) 通過購買(mai) 和出售碳排放配額完成履約,截至6月30日,納入天津市碳交易試點145家企業(ye) 全部完成2022年度碳配額清繳工作,並在全國率先完成履約,履約率連續8年100%,有力促進了天津市碳減排。
10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與(yu) 國際合作處處長張澤生介紹說:“今年碳交易履約工作有三個(ge) 明顯特點,一是納入企業(ye) 數量進一步增加,二是創新開展綠電碳排放核減,三是碳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據悉,今年動態更新天津市碳交易試點納入企業(ye) 名單,新增碳排放超過2萬(wan) 噸/年的重點行業(ye) 企業(ye) 8家,總數達到167家(含轉入全國碳市場的發電企業(ye) 23家),將天津市70%以上的碳排放量納入碳配額管理,覆蓋麵持續擴大。對納入企業(ye) 購買(mai) 使用的綠電進行碳排放核減,實現碳減排約20萬(wan) 噸,為(wei) 企業(ye) 帶來碳減排收益700餘(yu) 萬(wan) 元,提高了企業(ye) 購買(mai) 使用綠電的積極性,推動天津市能源結構優(you) 化。通過搭建交易供需平台、拓寬交易信息共享渠道等形式,助力企業(ye) 開展碳交易,碳價(jia) 格穩中有升,均價(jia) 由去年34.3元/噸提高到今年6月份36.1元/噸,市場運行平穩有序。
在組織今年碳配額清繳履約過程中,多家企業(ye) 通過市場機製出售碳配額獲得收益3300餘(yu) 萬(wan) 元,減碳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激勵約束機製在推動企業(ye) 綠色低碳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 曲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