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第十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三個項目開賽

發布時間:2023-07-11 15:20: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7月9日,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民族健身操開賽,來自全區8個(ge) 盟市代表隊的140餘(yu) 名運動員同場競技,各展風采。

  本次民族健身操比賽設有規定成套、自選成套和團體(ti) 賽3個(ge) 小項。參賽隊員身穿民族服飾,將民族舞蹈的柔美與(yu) 健身操的力度自然流暢地結合在一起,為(wei) 現場觀眾(zhong) 獻上精彩紛呈、節奏歡快、律動感強的表演。巴彥淖爾市代表隊17歲的運動員都爾薩說:“本次比賽既是一次激烈的競技比賽,也是一次學習(xi) 交流的機會(hui) ,很高興(xing) 能參加這次比賽。”

  7月9日,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押加競賽項目在烏(wu) 蘭(lan) 察布市體(ti) 育館開賽,來自全區11個(ge) 盟市的65名運動員參賽。運動員們(men) 兩(liang) 兩(liang) 對決(jue) ,展開精彩比拚,現場觀眾(zhong) 不斷加油助威,氣氛十分熱烈。

  押加,又名“大象拔河”,是一種趴著拔河的體(ti) 育項目,2名比賽者分別趴在場地兩(liang) 端,頸部套上同一根長綢布,分別向相反的方向拉爬,拉過指定區域者即為(wei) 勝出。1999年,在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上,該項目第一次被列為(wei) 競賽項目。

  押加裁判蔣帥介紹:“本次押加項目共分為(wei) 55公斤、61公斤、68公斤、76公斤、85公斤、95公斤和95公斤以上7個(ge) 體(ti) 重級別,比賽時選手需要雙手雙腳全部著地,奮力向前拉動,所以押加主要是考驗選手的爆發力和體(ti) 能。”

  7月10日,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武術項目比賽在烏(wu) 蘭(lan) 察布市蒙古族中學正式開賽。據介紹,本次武術項目比賽分設長拳、傳(chuan) 統拳術、傳(chuan) 統器械等10個(ge) 小項,共有來自11個(ge) 盟市代表團的近60名運動員參賽,其中年齡最小的10歲,年齡最大的64歲。

  年僅(jin) 11歲的烏(wu) 蘭(lan) 察布市代表團運動員尹晨熙在當天的比賽中表現亮眼,獲得了女子長拳二等獎和女子長拳類短器械二等獎。來自興(xing) 安盟代表團的陳潔是本次武術比賽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今年64歲的她練習(xi) 武術已有20多年。賽場上,她展示了一套柔中帶剛、一氣嗬成的武當太極劍動作,引來掌聲連連。(記者 皇甫美鮮 李存霞 郭奇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