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春:以小單元撬動大治理 “幸福小區”築起幸福城

發布時間:2023-07-11 15:24: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提高社區治理效能,關(guan) 鍵是加強黨(dang) 的領導。要推動黨(dang) 組織向基層延伸,把基層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2020年7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長山花園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了解基層社會(hui) 治理情況,並考察了依托社區而建的吉林長春社區幹部學院。一個(ge) 個(ge) 細節,令社區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至今難以忘懷;一句句囑托,為(wei) 長春市基層治理指明了方向。

  治理重心下移到小區、資源力量下沉到小區、服務重點傾(qing) 斜到小區……2022年7月,長春市創新開展黨(dang) 建引領“幸福小區”創建評比活動,以“小單元”撬動“大治理”、推進“大服務”,有效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切,破解基層治理體(ti) 製機製壁壘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不斷提升區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一個(ge) 個(ge) “幸福小區”為(wei) 百姓築起了一座幸福城。

  黨(dang) 建引領 聚焦基層 繪就小區共建共治“同心圓”

  出台《關(guan) 於(yu) 構建“平戰結合”基層治理體(ti) 係提高城市基層治理能力的意見》,建立“四級包保”“雙包保”工作機製,推動全市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5.3萬(wan) 餘(yu) 名幹部職工下沉基層,包保小區4400餘(yu) 個(ge) 、樓棟4.5萬(wan) 個(ge) ;

  建立小區(鄰裏)黨(dang) 支部3886個(ge) 、樓棟黨(dang) 小組6730個(ge) 、黨(dang) 員中心戶7091家、小區(網格)黨(dang) 群服務站1398個(ge) ,“街道黨(dang) 工委—社區黨(dang) 組織—小區黨(dang) 支部—樓棟黨(dang) 小組—單元黨(dang) 員中心戶”五級基層組織鏈條不斷健全;

  黨(dang) 建引領向小區拓展,在居民小區中,共建立2464個(ge) 實體(ti) 小區黨(dang) 支部、433個(ge)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黨(dang) 組織、919個(ge) 業(ye) 主委員會(hui) 、3547個(ge) 誌願服務隊;

  ……

  把“人”作為(wei) 強化小區治理的最大變量,把黨(dang) 的領導作為(wei) 小區共建共治的金鑰匙。長春市寬城區作為(wei) 長春市的老城區,基層設施薄弱,老舊散小區多,全區有189個(ge) 無物業(ye) 小區由社區代管,占比高達51%。化壓力為(wei) 動力,寬城區創新機製做法,“小區夜話”讓“急難愁”變為(wei) “馬上辦”。

  寬城區在實踐探索中,創新搭建小區協商自治有效載體(ti) ,以小區黨(dang) 支部為(wei) 核心,常態化組織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公司、居民代表、街道社區、相關(guan) 單位部門召開“小區夜話”,涉及小區居民共同利益的大事按照“三長提議、支部商議、多方聯議、代表評議”方式共同研究解決(jue) ;涉及居民個(ge) 人利益矛盾糾紛的小事按照“鄰裏親(qin) 情調、小區公約調、支部說事調、司法專(zhuan) 業(ye) 調”方式及時化解,分類處理小區居民“急難愁盼”事項。截至目前,全區共召開“小區夜話”320 餘(yu) 場次,按照“四議四調”模式先後辦結“燃氣入戶”“違規占道”等居民身邊事 250 餘(yu) 件,推動解決(jue) 了一批小區治理老舊難題,實現“群眾(zhong) 事群眾(zhong) 議、小區事小區辦”。

  小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wan) 戶。要推動黨(dang) 組織向基層延伸,每一層都不能“掛空擋”。針對小區組織不完善、指揮不到底、力量不充足、缺乏黨(dang) 的核心主導力量等問題,長春市堅持從(cong) 指揮體(ti) 係、力量體(ti) 係和組織體(ti) 係入手,積極構建黨(dang) 建引領居民小區“平急結合”、按鍵轉換的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治理體(ti) 係,推動小區治理從(cong) “孤掌難鳴”向“眾(zhong) 誌成城”轉變。

  各類主體(ti) 齊上陣 凝聚基層治理最大“公約數”

  “一個(ge) 部門幹不了,多個(ge) 部門幹不好”是基層治理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長春以小區為(wei) “支點”,撬動基層治理領導體(ti) 製適應性重構、工作體(ti) 係全要素運行。各類主體(ti) 攥指成拳,小區治理有了大轉變。

  各類管線懸空垂吊、混雜不清,部分設施老化失修……在很多老舊小區,架空線混亂(luan) 已成多年頑疾。空中“蜘蛛網”問題怎麽(me) 破?為(wei) 進一步提升市容、消除安全隱患、補齊民生短板,以長春市“幸福小區”創建活動為(wei) 契機,長春市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對298個(ge) 老舊小區全麵開展架空線集中整治。

  與(yu) 各縣(市)區、開發區住建部門協同聯動,組織管線專(zhuan) 營單位、街道、社區、物業(ye) 和業(ye) 主代表成立屬地工作專(zhuan) 班;同長春供電公司、長春市水投集團等11家企業(ye) 構建省內(nei) 首個(ge) “城市生命線共同體(ti) ”;組織各區住建部門、管線專(zhuan) 營企業(ye) 建立摸排隊伍,對老舊小區架空線現場踏勘……截至目前,298個(ge) 老舊小區架空線集中整治已完成97個(ge) ,消除安全隱患200餘(yu) 處。而這隻是長春市個(ge) 主體(ti) 部門主動為(wei) 民服務的一個(ge) 縮影。

  市城市管理局開展城鄉(xiang) 環境秩序百日攻堅行動,整治規範小區周邊環境;市司法局推進執法力量、專(zhuan) 業(ye) 律師進小區,整治小區管理亂(luan) 象,調解矛盾糾紛……在“幸福小區”創建過程中,全市區分縣(市)區、開發區,街道(鄉(xiang) 鎮)、社區(村),市級職能部門,包保部門單位,小區黨(dang) 支部,物業(ye) 企業(ye) ,居民群眾(zhong) 等“幸福小區”創建主體(ti) ,分別建立包含92項工作任務的職責任務清單,包含47項內(nei) 容的激勵措施清單。

  而長春市創新推出的“以評促建”更是推動小區建設水平得到了整體(ti) 提升。

  從(cong) 2022年開始到2025年,每年長春將按照老舊小區不少於(yu) 60%的比例評選市級、縣區級“幸福小區”,按照不少全市小區總數1%的比例確定“薄弱小區”,按照市級“幸福小區”總數10%的比例創建評選“最美小區”。每年對“幸福小區”“最美小區”相關(guan) 創建主體(ti) 進行通報表揚、表彰獎勵,對“薄弱小區”屬地進行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推動全市小區治理重點突破、水平整體(ti) 提升。長春市每年還將評選表彰“幸福小區”創建先進集體(ti) 、先進個(ge) 人、表現突出群眾(zhong) ,將“幸福小區”工作作為(wei) 各項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激勵“幸福小區”創建多元主體(ti) 共擔社會(hui) 責任、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發展成果。

  整合各方資源 奏響小區服務“主旋律”

  小區無大事,件件百姓事;小區無小事,事事牽人心。居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就是相關(guan) 部門的心頭大事。推動小區服務從(cong) “少有人問津”向“上門服務”轉變,長春市正在行動。

  長春市寬城區藍天佳苑小區建於(yu) 2011年,由於(yu) 疏於(yu) 維護,小區道路翻砂嚴(yan) 重,坑窪很多,嚴(yan) 重影響小區居民出行,對“一老一小”群體(ti) 造成安全隱患。“幸福小區”創建活動開展後,該小區所屬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聯合黨(dang) 建聯盟單位為(wei) 小區重新修繕道路5800平方米,結束了小區道路長達7年的“辛酸史”,讓小區居民的“鬧心路”變成了“幸福路”。現在,小區居民自發組織道路維護,相互監督“亂(luan) 停車”等不良行為(wei) ,小區凝聚力明顯提升。而這隻是全市“幸福小區”創建工作中的一隅。截至目前,長春市先後查處毀綠種菜、占用綠地等問題2906處,補植複綠28萬(wan) 平方米,拆除小區違建12.9萬(wan) 平方米……

  為(wei) 進一步辦好為(wei) 民惠民實事,長春市印發“幸福小區”創建工作項目化管理工作方案,推動全市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幹部按照對照標準找差距、敲門入戶問需求、評估論證定項目、“五化”方式抓落實等程序步驟,以加強小區黨(dang) 建、完善基礎設施、幫扶困難群體(ti) 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推進實施實事項目5228項,認領居民群眾(zhong) “微心願”近5萬(wan) 個(ge) ,切實把為(wei) 民惠民實事做到群眾(zhong) 家門口,做到居民群眾(zhong) 的心坎上。

  服務居民要精細化,也要精準化。針對居民普遍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健康、維權、“一老一小”等生活問題,長春市積極發動各類社會(hui) 組織與(yu) 專(zhuan) 業(ye) 人士,深入開展律師服務進小區、誌願服務進小區、健康醫療進小區等係列活動。截至目前,先後組織192家律所1800餘(yu) 名社會(hui) 律師下沉小區開展普法宣傳(chuan) 、糾紛化解等服務;發動青年聯合會(hui) 、助老誌願者協會(hui) 等近10萬(wan) 名誌願者深入小區開展助老助學助殘、扶貧幫困等誌願服務工作,誌願服務時長達200萬(wan) 小時;開展小區黨(dang) 史宣傳(chuan) 教育活動、“送演出下基層”文化惠民活動、健康義(yi) 診和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受益居民群眾(zhong) 近30萬(wan) 人……

  在“兩(liang) 節”前後,長春市還深入開展獨居空巢老人關(guan) 心關(guan) 愛行動,建立摸底排查、走訪聯係等“六項” 機製,全市3萬(wan) 餘(yu) 名機關(guan) 幹部、2萬(wan) 餘(yu) 名基層工作者參與(yu) 摸排、包保、幫扶工作,為(wei) 1.7萬(wan) 戶獨居空巢老人建立健康台賬,發放慰問金430餘(yu) 萬(wan) 元,健康包、蔬菜包2萬(wan) 餘(yu) 份。

  建立支部作用好、居民自治好、包保成效好、物業(ye) 服務好、精神文明好、環境衛生好、公共安全好、群眾(zhong) 評價(jia) 好……自開展“幸福小區”創建活動以來,長春全市上下圍繞“幸福小區”創建的“八好”標準,正逐步成為(wei) 現實。

  職能部門工作職責延伸到小區、包保部門單位資源力量匯集到小區、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街道社區管理服務覆蓋到小區、居民群眾(zhong) 和社會(hui) 力量協同拓展到小區。打通基層治理“最後1米”,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身邊的急難愁盼,長春居民的生活越發舒心,“幸福小區”的服務越發暖心,美好長春的建設越發走“欣”。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