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小城製造”,成功有密鑰(子夜走筆)

發布時間:2023-07-11 15:2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不少人曾有這樣的體(ti) 驗:到眼鏡店選購眼鏡,品牌、款式繁多,一時亂(luan) 花漸欲迷人眼。你可知道,這些五花八門的眼鏡,很多竟然產(chan) 自同一個(ge) 地方——江蘇丹陽。全世界一半的鏡片都產(chan) 自這個(ge) 小城,你說厲害不厲害?

  “小城製造”很小。如果從(cong) 產(chan) 品看,一副眼鏡、一雙襪子,甚至是針頭線腦,看似不起眼,卻與(yu) 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guan) 。

  “小城製造”很大。“小城製造”不僅(jin) 是中國製造業(ye) 拚圖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小城經濟的重要支柱,吸納了當地大量的就業(ye) 人口,例如在人口不到百萬(wan) 的丹陽,眼鏡相關(guan) 企業(ye) 就有1600多家,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5萬(wan) 多人。

  大浪淘沙,經曆時代大潮考驗,“小城製造”愈發閃光,活力滿滿。何以挺立潮頭?一靠行業(ye) 勇於(yu) 進取,創新不懈。譬如丹陽眼鏡,從(cong) 業(ye) 者大膽嚐試、果斷把握商機,多方聯合技術攻關(guan) 、進行迭代升級,從(cong) 而形成了較強的技術能力和產(chan) 業(ye) 聚集優(you) 勢。二靠政策積極引導,有效扶持。從(cong) 鏡片製造到綜合服務的產(chan) 業(ye) 拓展,在市場化配置和政策引導的有效結合下,逐漸形成了在全球市場具備優(you) 勢和特色的眼鏡產(chan) 業(ye) 集群。

  當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小城製造”麵臨(lin) 著技術積累不足、品牌亟待提升等問題。如何突破瓶頸,煥發新的活力?丹陽的經驗值得借鑒——營商環境優(you) 化創新、龍頭企業(ye) 持續帶動、專(zhuan) 業(ye) 力量加盟供給。

  我們(men) 相信,更多掌握了成功密鑰的“小城製造”,將會(hui) 為(wei) 各地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1日 03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