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權威發布)

發布時間:2023-07-28 10:4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7月27日舉(ju) 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了“金融支持科技創新 做強做優(you) 實體(ti) 經濟”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科技型企業(ye) 貸款持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鬆介紹,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多措並舉(ju) 、綜合施策,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強度和水平持續提升。

  科創金融製度和市場體(ti) 係持續健全。初步建成包括銀行信貸、債(zhai) 券市場、股票市場、創業(ye) 投資、保險和融資擔保等在內(nei) ,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創金融服務體(ti) 係。

  科技型企業(ye) 貸款持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截至今年6月末,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2.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1.5%,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2.3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5.1%,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較高增速;全國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餘(yu) 額為(wei) 2.7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0.4%,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ye) 的功能明顯增強。推出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zhai) 等債(zhai) 券產(chan) 品,拓寬科技型企業(ye) 直接融資渠道。設立科創板、北交所,深化新三板改革。引導創業(ye) 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持續健康發展。截至今年6月末,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zhai) 餘(yu) 額約4500億(yi) 元,創業(ye) 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近14萬(wan) 億(yi) 元。

  科技型企業(ye) 跨境融資便利進一步深化。穩步推廣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政策,允許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ye) 在一定額度內(nei) 自主借用外債(zhai) 。推進合格境外有限合夥(huo) 人外匯管理試點,鼓勵和引導外資通過私募股權基金參與(yu) 投資境內(nei) 科技型企業(ye) 。優(you) 化跨國公司跨境資金的集中化便利政策,幫助科技型企業(ye) 提高資金應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

  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穩步推進。在北京、上海等7地設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

  張青鬆表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門將健全與(yu) 各類科技型企業(ye) 融資需求更相適應、業(ye) 務更可持續的服務體(ti) 係,推動金融資源更多投向實體(ti) 經濟和創新領域。

  社會(hui) 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導向持續凸顯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介紹,科技部把打通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通道作為(wei) 科技體(ti) 製改革攻堅的重點內(nei) 容。

  發揮再貸款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與(yu) 人民銀行實施4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引導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為(wei) 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ye) 等提供低成本信貸支持。

  差異化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持續優(you) 化。與(yu) 國家開發銀行實施100億(yi) 元專(zhuan) 題債(zhai) 促進成果轉化;與(yu) 工商銀行開展專(zhuan) 項行動每年新支持千家高新技術企業(ye) ;與(yu) 農(nong) 業(ye) 銀行緊扣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強化金融服務;支持中國銀行設立目標規模300億(yi) 元的科創協同發展母基金;將建設銀行納入國家科技成果評價(jia) 改革試點,優(you) 化科技信貸服務。

  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用,社會(hui) 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導向持續凸顯。轉化基金目前已設立36隻子基金,在項目層麵帶動社會(hui) 資本投資超過1000億(yi) 元。已投企業(ye) 中,中小微企業(ye) 占比超過90%。

  加強科技數據共享利用和信貸模型建設。與(yu) 金融機構共享40萬(wan)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50萬(wan) 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信息,在高新區實施“企業(ye) 創新積分製”,2022年積分企業(ye) 獲得銀行授信1178.6億(yi) 元。

  吳朝暉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推動科技金融措施更加精準、更加係統,深入推進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

  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等金融支持力度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ye) 局負責人牟淑慧介紹,全國已經培育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超1.2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9.8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超過20萬(wan) 家,在產(chan) 業(ye) 鏈強鏈穩鏈固鏈中發揮重要作用。

  引導金融資源加大對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支持力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中國證監會(hui) 推動9個(ge) 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立專(zhuan) 精特新專(zhuan) 板,目前累計有1600多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在A股上市,占A股全部上市企業(ye) 數量的30%以上。

  通過融資支持培育更多企業(ye) 成長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和財政部連續6年實施小微企業(ye) 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發揮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引導帶動作用,累計設立31隻子基金,投資項目1100多個(ge) ,其中200多家企業(ye) 成長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牟淑慧表示,下一步將強化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金融政策、財政政策對接,共同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ye) 融資促進行動,不斷拓展中小企業(ye) 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等支持力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