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通遼市奈曼旗:從貧困村到 “萬頭牛村”的蝶變

發布時間:2023-07-28 14:47: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淩晨4時,天剛蒙蒙亮,通遼市奈曼旗明仁蘇木四方地村村民於(yu) 占軍(jun) 和妻子便早早起了床。當天是牛市開市的日子,夫妻二人駕駛著自家的拉牛車,前往鄰近的鄉(xiang) 鎮收購優(you) 質的育肥期西門塔爾牛。等到日上三竿時,車已滿載而歸。

  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趕三天一次的“牛大集”,是於(yu) 占軍(jun) 這位牛經紀人的日常。四方地村的養(yang) 牛戶幾乎人人都是出色的牛經紀人。住在同一條巷子的鄰居和他幾乎同時出發,又在前後腳趕回,這座西遼河畔小村莊的人們(men) 總是在繁榮的肉牛交易中開啟一天的忙碌。

  “現在我養(yang) 了100 多頭牛,都是育肥之後就拿到牛市上賣,做經紀人一年買(mai) 牛賣牛得3000多頭。”於(yu) 占軍(jun) 說。

  擁有豐(feng) 富養(yang) 牛經驗的牛經紀人能一眼分辨西門塔爾牛品質的好壞。於(yu) 占軍(jun) 告訴我們(men) ,牛市上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牛經紀人帶來好牛,客商便會(hui) 整車收購,奈曼產(chan) 出的西門塔爾牛常常遠銷至遼寧、山東(dong) 等地。

  隨著一輛輛滿載奈曼牛的運輸車駛出牛市,牛經紀人的腰包也日漸鼓了起來。“收牛一次能掙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做牛經紀人一年收入三、五十萬(wan) 沒啥問題。”於(yu) 占軍(jun) 笑著說。

  四方地村常住人口620餘(yu) 人,牛存欄量卻達到了1萬(wan) 頭以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於(yu) 軍(jun) 介紹說,十幾年前由於(yu) 耕地少又沒有其他產(chan) 業(ye) 支撐,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隻有4000元。為(wei) 擺脫貧困,2014年四方地村多次召開黨(dang) 員大會(hui) 、村民代表大會(hui) ,謀劃產(chan) 業(ye) 發展新方向。因為(wei) 有不少村民養(yang) 過牛,大家便一致決(jue) 定通過發展養(yang) 牛業(ye) 實現增收致富。

  “最初有10來戶養(yang) ,慢慢發展到2015年,養(yang) 牛戶達到了176戶。目前戶均牛存欄70頭,人均15頭以上,村民養(yang) 牛主要還是以育肥為(wei) 主。”於(yu) 軍(jun) 說,目前四方地村養(yang) 牛戶數占比已經達到90%以上。

  村民劉明輝家目前牛存欄80頭,這些年靠著育肥牛和做牛經紀人的收入,劉明輝購置了小轎車、鏟車、拖拉機等,去年又把房屋重新裝修了一番,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一年經我手最多賣出400來頭,年收入最好時能到50萬(wan) 元。”劉明輝說。

  通過養(yang) 牛,四方地村實現了從(cong) 貧困村到“萬(wan) 頭牛村”的華麗(li) 轉變。截至目前,牛經濟為(wei) 四方地村帶來的總產(chan) 值已經達到了上千萬(wan) 元。(記者 郭洪申 鮑慶勝 通訊員 楊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