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鐵路網打通堵點斷點 為“雙循環”提速

發布時間:2023-07-28 15:07:00來源: 新華日報

  今年1-6月,全省鐵路完成貨運量4078萬(wan) 噸,貨種結構逐步調整轉變,集裝箱運輸成為(wei) 新增長點。

  目前,江蘇依托京滬、隴海、新長、寧蕪等鐵路,形成了穩定運行的100餘(yu) 條多式聯運線路和24條中歐班列線路,鐵路貨運量增速明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骨幹作用進一步凸顯。但是,在推動運輸結構優(you) 化過程中,尚有瓶頸問題製約著鐵路進一步發揮強支撐作用。

  直麵需求,提升產(chan) 業(ye) 鏈韌性

  今年以來,江蘇中歐班列運輸需求旺盛,開行數量強勁增長。省鐵路辦統計,目前江蘇班列開行線路24條,覆蓋歐洲17國20多個(ge) 城市、中亞(ya) 5國近50個(ge) 城市、東(dong) 南亞(ya) 6個(ge) 城市。

  “中歐班列產(chan) 品內(nei) 涵需不斷豐(feng) 富。”華設設計集團綜合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裴劍平提出,要進一步提升我省中歐班列境外通達性;組織跨境電商、商品汽車等特色班列開行,拓展服務跨境新業(ye) 態的深度廣度;推進接續班列發展,擴大班列輻射範圍;與(yu) 時俱進推進數字人民幣在運費收付、資金撥付等方麵應用。

  7月20日,一列滿載290台國產(chan) 吉利汽車的商品車鐵路運輸專(zhuan) 用車中歐班列從(cong) 徐州駛出,發往俄羅斯。這是徐州班列開辟貿易商品車運輸新賽道的全新探索,拓展了淮海經濟區貿易商品車出口的新通道。“此趟班列貨物總貨值4654.5萬(wan) 元人民幣,是貿易商品車通過我省鐵路運輸專(zhuan) 用車型中歐班列首次運輸。”徐州市班列公司副總經理劉崇煜說。

  江蘇班列不斷優(you) 化運作模式,探索構建多層次多模式多功能多業(ye) 態的現代化物流貨運體(ti) 係,在聚焦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wei) ,助力我省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

  7月24日,省交通運輸廳會(hui) 同省工信廳、省商務廳共同召開江蘇中歐班列運輸光伏產(chan) 品需求座談會(hui) ,江蘇班列公司重點就光伏產(chan) 品通過中歐班列出口運輸製定具體(ti) 方案。光伏企業(ye) 代表表示:“江蘇中歐班列的線路覆蓋範圍同光伏產(chan) 品銷售方向和開拓市場高度契合,尤其是江蘇班列海外倉(cang) 對我們(men) 幫助很大。”

  江蘇中歐班列在南京、徐州、蘇州、連雲(yun) 港、南通5個(ge) 始發城市穩定開行,接續班列也在陸續開行。

  近日,一列載有小天鵝熱水器、三房巷聚酯切片等江蘇企業(ye) 產(chan) 品的中歐班列從(cong)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開出,駛向中亞(ya) 地區。這是中歐班列服務地方企業(ye) 的一個(ge) 縮影。6月份鹽城接續班列試運行,列車從(cong) 無錫、鹽城出發,可與(yu) 已開通中歐班列的5個(ge) 城市班列“接力”運輸,為(wei) 當地企業(ye) 提供穩定、省時、省錢的物流新通道。

  今年以來,江蘇中歐班列貼近市場需求和對外經貿往來,緊扣“新業(ye) 態”“新三樣”,發展特色班列,拓展服務跨境電商新業(ye) 態力度更大。目前,徐州班列為(wei) 本地重點企業(ye) 包括徐工等14家本地企業(ye) 服務已成氣候。南京班列今年以來陸續開行南京LG、創維電器等重點外貿企業(ye) 班列,為(wei) 本地及長三角地區企業(ye) 搭建安全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持續挖掘發展新動能,全省班列已相繼開通數字人民幣賬戶,截至6月底,今年全省班列已使用數字人民幣結算2.5億(yi) 元。

  高效聯通,保障產(chan) 業(ye) 鏈穩定

  暢通“雙循環”,江蘇鐵路網一直在努力打通堵點、接通斷點。

  “港口是國際貿易的窗口,江蘇水運發達,把鐵路鋪到港口,發展鐵水聯運,是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舉(ju) 措。”裴劍平介紹,江蘇已開行“南京—上海”“南京龍潭港—淮南、淮北”“蘭(lan) 州—連雲(yun) 港”等100餘(yu) 條穩定運行的多式聯運線路,向東(dong) 形成銜接國際近遠洋航線的海向多式聯運網絡,向西形成直達中西部主要城市、長江中上遊港口、銜接中歐班列的陸向多式聯運網絡。

  多式聯運網絡越來越密,使實體(ti) 企業(ye) 物流成本更低、流通更暢、優(you) 勢更強。鐵路和港口物流園區集聚引流,樞紐功能提升,其服務能級又在進一步助力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

  南京龍潭港,一列途經德國、波蘭(lan) 等歐洲國家的中歐班列,日前滿載家電、廚具、電子器械等貨物,停靠在港區鐵路專(zhuan) 用線貨場。車上55個(ge) 集裝箱經過裝卸後再分撥到腹地城市。

  “眼下,這樣繁忙的場景在龍潭港區鐵路專(zhuan) 用線貨場是常態。”南京晟海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時青鬆說,龍潭港區鐵路專(zhuan) 用線讓鐵路與(yu) 港口“無縫對接”。依托鐵水聯運樞紐優(you) 勢,疊加綜保區保稅功能優(you) 勢,龍潭港區鐵路與(yu) 港口、鐵路、海關(guan) 等多方主體(ti) 共同形成資源融通的全域開放平台。

  7月22日,首批由本土車企上汽大通生產(chan) 的新能源商品車“搭乘”海鐵聯運班列駛出無錫西站物流園區,貨物隨這趟班列直達上海洋山港後再登上遠洋貨輪遠赴南美。據測算,與(yu) 公路運輸相比,該運輸模式能為(wei) 該企業(ye) 節約近15%的物流成本,一年有望幫助企業(ye) 降低數百萬(wan) 元人民幣物流成本。

  以前“貨等車”,如今“車等貨”。今年5月,“淮安港—上海港”海鐵聯運班列定班正式啟動運營,標誌著淮安港海鐵聯運進入新階段。班列由淮安直達上海蘆潮中心站對接上海洋山,將淮安及周邊地區外貿貨物通過上海港運往全球。據淮安市新港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蓉介紹,班列鐵路運輸時效快,可為(wei) 相關(guan) 生產(chan) 企業(ye) 降低25%的物流運輸成本。

  目前,淮安已開通至上海港、寧波港、連雲(yun) 港港三條海鐵聯運外貿集裝箱發送線路。連雲(yun) 港—徐州—淮安作為(wei) 組合型樞紐城市,近日還被評為(wei) 2023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

  7月22日,滿載“常州製造”的光伏組件等產(chan) 品的100個(ge) 集裝箱,搭載常州—上海港循環班列,通過鐵路運輸至上海洋山港後,發往海外。據測算,按每周14班運量,全年完成5萬(wan) 個(ge) 集裝箱,每箱降本500元計算,一年可為(wei) 企業(ye) 物流降本2500萬(wan) 元。

  省鐵路辦工作人員表示,借助海鐵聯運,港口和鐵路正在逐漸發揮更大的中轉樞紐效應,提高企業(ye) 的運輸效率、縮減成本,尤其為(wei) 高價(jia) 值產(chan) 品提供穩定、高時效的運輸保障,進一步提升了產(chan) 業(ye) 鏈韌性。

  截至目前,徐州常態化開行至寧波、連雲(yun) 港、上海、青島4條鐵海聯運線路,徐州海鐵聯運上半年累計發送近3700標箱,同比增長110%。上半年,常州海鐵聯運共發運集裝箱39578標箱,發送量52.4萬(wan) 噸,集裝箱運量同比增長38.92%,發送量同比增長28.56%。

  當前,江蘇圍繞暢通東(dong) 向以海運為(wei) 主的國際貨運通道,正加強發展連雲(yun) 港港中東(dong) 線、南非線、美西線等遠洋集裝箱航線,以太倉(cang) 港為(wei) 重點加密日韓、東(dong) 南亞(ya) 等近洋集裝箱航線,促進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

  提質增效,為(wei) 發展注入新動能

  “著眼未來,要將鐵路貨運打造成江蘇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重要基礎支撐,進一步完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鐵路運輸網絡,一些瓶頸問題亟待解決(jue) 。”裴劍平說,現在,京滬、隴海等鐵路在省界斷麵基本飽和,寧蕪、新長等線路標準低、能力弱,大多也已飽和,僅(jin) 依靠已飽和的南京長江大橋和承擔少量輕快貨物的滬蘇通長江大橋,貨運過江能力長期不足。寧合、連鹽等原先定位客貨混跑的鐵路,以客運為(wei) 主在運營,貨運功能尚未開通。沿江沿海20個(ge) 重點港區鐵路進港率40%,“最後一公裏”需要加快打通。

  圍繞破題,裴劍平認為(wei) ,下一步要加快完善“三縱三橫”鐵路貨運通道,強化網絡末端銜接。可通過新長鐵路擴能、開通連鹽貨運功能等,加快完善沿海貨運通道功能;通過寧蕪擴能改造等,加快提升沿江通道西向輻射能力。加快鐵路專(zhuan) 支線建設,實現沿江沿海港口全通達,暢通“微循環”,打造跨地區中轉節點。積極創新鐵路貨運,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影響力。充分利用江蘇“六縱六橫”高鐵網資源,研究布局高鐵物流節點和空鐵聯運樞紐,構建內(nei) 通外聯、高效便捷的高鐵物流通道。

  《江蘇省“十四五”鐵路發展暨中長期路網布局規劃》提出,到2025年,沿江沿海主要港口鐵路專(zhuan) 用線全覆蓋,重點港區鐵路進港率70%左右;鐵路貨運體(ti) 係基本形成,高鐵物流起步發展。按照分區分層的原則,構建多層級鐵路物流基地。

  6月底,南京上元門過江通道開工建設,建成後可在南京形成普速、城際、高鐵三個(ge) 過江通道布局,既能充分釋放南京長江大橋的貨運能力,盤活全省鐵路貨運網絡,又能促進各通道間進行更靈活地運輸組織。

  暢通鐵路運輸“最後一公裏”,以資源富集區、主要港口及物流園區為(wei) 重點,規劃建設鐵路專(zhuan) 支線,形成幹支有效銜接、多式高效聯運的現代鐵路集疏運係統,對服務“雙循環”至關(guan) 重要。“今年以來,全省鐵路專(zhuan) 用線建設按照序時進度順利推進,1—6月份累計完成投資30.32億(yi) 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8.66%。”省鐵路辦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鹽城濱海港鐵路專(zhuan) 用線、連雲(yun) 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工裝配工業(ye) 園區鐵路專(zhuan) 用線、運河宿遷港鐵路專(zhuan) 用線、南通港洋口港區至呂四港區鐵路聯絡線工程(洋呂鐵路)等多條鐵路專(zhuan) 用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計劃年內(nei) 建成。

  7月25日,連雲(yun) 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工裝配工業(ye) 園區鐵路專(zhuan) 用線項目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該線建成後,供應鏈基地內(nei) 每年的貨物吞吐量將達到200萬(wan) 噸,為(wei) ‘連雲(yun) 港—裏海’供應鏈基地項目提供有力的運輸服務。”中鐵上海院該項目設計負責人趙雷雷說。

  洋呂鐵路是江蘇省第一條百億(yi) 級投資的地方鐵路,是通州灣港區規劃“鐵路連港區,內(nei) 河到碼頭,港口通大洋”現代集疏運體(ti) 係的重要鐵路貨運通道。項目建成後,將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裏”,為(wei) 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以及蘇南、上海等長三角地區企業(ye) 出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呂四至東(dong) 灶港段已經進入開通運營前的驗收階段。中鐵上海院洋呂鐵路EPC項目負責人吳文軍(jun) 介紹,呂四至東(dong) 灶港段作為(wei) 服務中天鋼鐵重特大項目的關(guan) 鍵工程之一,是洋呂鐵路首個(ge) 開工建設的線路,建成後可保障中天鋼鐵600萬(wan) 噸/年的煤炭運輸任務。(梅劍飛 許願 實習(xi) 生 吳雨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