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南京:“真”字當頭一體推進 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發布時間:2023-08-01 15:57: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距離報名截止時間隻有1個(ge) 小時了,公司有個(ge) 員工的證書(shu) 考試一直沒報上。”7月10日,江蘇南京市12345“親(qin) 清·一企來”熱線企業(ye) 服務專(zhuan) 區接到一條求助,市人社局谘詢服務中心信息編輯科科長趙贏了解後,同步聯係相關(guan) 科室,“從(cong) 求助電話轉來,到企業(ye) 員工成功報名,隻用了13分鍾。”

  暢通民意渠道,走好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開展理論學習(xi) ,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監督檢視整改,探索建立長效機製……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京深化“先解決(jue) 問題再說”機製,第一批113家參加單位共確定969個(ge) 調研選題,開展調研4658場次,梳理問題956個(ge) ,堅持以真查實改的實際行動持續提升百姓獲得感。

  4月13日,南京市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動員會(hui) 議明確,主題教育不劃階段、不分環節,各項重點措施要突出一個(ge) “真”字,做到融合貫通、一體(ti) 推進,“理論學習(xi) 要下真功夫、硬功夫,調研要聽真話、察實情,檢視要突出真問題,整改要真解決(jue) 問題”。

  以學促幹,解決(jue) 急難愁盼

  一大早,六合區新集鎮德仕零差率農(nong) 藥配供網點負責人張德仕騎著車,帶著配好的農(nong) 藥,送往種植大戶的承包田。“農(nong) 藥到了哦,都是專(zhuan) 櫃貨!”張德仕提到的“專(zhuan) 櫃”,是南京市供銷社零差率農(nong) 藥統一配供專(zhuan) 櫃,專(zhuan) 櫃針對農(nong) 戶基本用藥需求,對193個(ge) 農(nong) 藥品種進行公開招標,以成本價(jia) 賣給農(nong) 戶。

  “現在買(mai) 農(nong) 藥省心多了,價(jia) 格實惠,用藥方便,還不用擔心質量問題。”種植大戶楊春雨看著送上門的農(nong) 藥說,“有了專(zhuan) 櫃,更有保障,服務也升級了,今年我還參加了好幾場網點組織的農(nong) 技培訓。”

  在南京市供銷集團為(wei) 農(nong) 服務公司信息化管理平台上,1個(ge) 市級配供中心、5個(ge) 區級配供站、155個(ge) 基層配供網點清晰可見,全市涉農(nong) 區域零差率農(nong) 藥統一配供服務信息一覽無餘(yu) 。目前,南京市零差率農(nong) 藥統一配供涉農(nong) 街鎮網點覆蓋率達95%,累計銷售額達6000餘(yu) 萬(wan) 元,其中高效低毒農(nong) 藥品種占比達到97%,有效降低農(nong) 民用藥成本約30%。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men) 針對調研走訪中收集的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各類現實需求,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研究解決(jue) 辦法。”南京市供銷社改革發展處處長任勇進介紹,“新近調研中發現,在零差率農(nong) 藥推廣中區級配供站因農(nong) 藥市場價(jia) 波動存在風險,目前我們(men) 已和人保公司對接創新探索保險機製。”

  以學促幹是落實主題教育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環節。主題教育期間,南京市供銷社結合黨(dang) 建工作,在幫扶鄉(xiang) 村建設中調研解決(jue) 農(nong) 村發展急難愁盼問題。

  走進冶山街道東(dong) 王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暑托班的孩子們(men) 正在空調房裏學習(xi) 。暑假前夕,南京市供銷社在走訪中了解到社區用電難題,南京市供銷集團“紅心農(nong) ”黨(dang) 建聯盟多方籌措資金,僅(jin) 用一個(ge) 月時間就落地了屋頂光伏電站項目。

  “目前該項目基本實現社區用電平衡,一年能節約電費近2萬(wan) 元,多餘(yu) 的電還可以並入國家電網產(chan) 生收益。”東(dong) 王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耿曉鳳說,轄區內(nei) “一老一小”人口多,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使用率高,用電需求大,光伏電站項目解決(jue) 了長期用電問題。

  以學促幹,學為(wei) 先導。南京市第一批主題教育參加單位領導班子已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xi) 1263次,舉(ju) 辦讀書(shu) 班443個(ge) ,第一批113家參加單位共確定969個(ge) 調研選題,開展調研4658場次。

  傾(qing) 聽民聲,走好群眾(zhong) 路線

  就醫環節反複排隊耗時費力,醫保服務熱線接通率低,基層醫保信息化手段不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京市醫保局針對群眾(zhong) 反映的三甲醫院看病就醫難題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以學促幹、攻堅克難”行動方案,先後6次邀請南京10餘(yu) 家三甲醫院座談調研,最終,醫保‘智捷付’平台順利上線試運行。

  “我今天什麽(me) 都沒帶,刷個(ge) 臉就把病看了,看病越來越方便了!”7月20日下午,在南京明基醫院耳鼻喉科診室,醫生初診後開了藥單,57歲的市民羅秀梅直接在診室機器刷臉進行醫保移動支付,避免了來回奔波繳費。

  “南京醫保‘智捷付’平台創新醫保支付結算模式,優(you) 化醫保結算流程,實現將‘窗口排隊付’升級為(wei) ‘掌上隨時付’,還創新實踐‘先診療後付費、住院免押金’的就醫服務新模式,改‘先交錢’為(wei) ‘先看病’。”南京市醫保局局長刁仁昌介紹,目前全市共有22家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作為(wei) 試點進行係統對接改造,其中8家已正式上線運行。截至7月20日,依托平台共完成移動支付醫保結算19023筆。

  針對市民反映的醫保服務熱線12393“難打通”,訴求得不到及時解決(jue) 的問題,南京市醫保局通過與(yu) “12345”銜接、製度會(hui) 商、知識庫共享等措施,將熱線人工接通率提升至85%,服務滿意度達99%。

  此外,為(wei) 在主題教育中暢通訴求反映渠道,走好網上群眾(zhong) 路線,南京市依托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聽語+”平台等,聯合開展網民建議征集和調研活動。

  “我們(men) 邀請市民網友、網絡人士、專(zhuan) 家學者等參與(yu) 建言獻策,累計收到有效建議5000餘(yu) 條,把互聯網作為(wei) 主題教育中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的重要渠道。”南京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潘濤介紹,南京專(zhuan) 門製定任務分工方案,市委主要負責同誌主動和參與(yu) 建言獻策的市民網友代表麵對麵,進行深入交流,把群眾(zhong) 意見建議的研究辦理落實到具體(ti) 職能部門,推動“金點子”結出“金果子”。

  近段時間以來,南京市暢通民意表達和反饋渠道,積極探索開展“民呼我為(wei) ”“接訴即辦”等工作,深化“先解決(jue) 問題再說”機製,著力解決(jue) 民生領域突出問題。

  檢視整改,探索長效機製

  在南京市12345熱線中心,有一塊12345“親(qin) 清·一企來”熱線企業(ye) 服務專(zhuan) 區。這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京市政務辦為(wei) 全市企業(ye) 提供專(zhuan) 家專(zhuan) 員、受理辦理、線上線下一體(ti) 化集成式服務專(zhuan) 區。

  “企業(ye) 涉及人社的工單較多,政策專(zhuan) 業(ye) 性較強,一些谘詢類訴求,形成工單派發會(hui) 影響答複及時性。”趙贏介紹,“我們(men) 是第一家入駐專(zhuan) 區的部門,有4位工作人員在現場辦公。成立專(zhuan) 區後,谘詢類問題直接現場解答,涉及多部門協調的複雜問題,也會(hui) 第一時間轉到工作群同步解決(jue) ,減少了工單多次轉派的流程。”

  目前,在“親(qin) 清·一企來”熱線企業(ye) 服務專(zhuan) 區已有南京市人社局、醫保局、稅務局、市場監管局4家單位12名工作人員入駐辦公。南京市政務辦政務熱線管理處副處長曹陽介紹,上半年,“親(qin) 清·一企來”熱線共受理涉企訴求6.5萬(wan) 件,部門專(zhuan) 區在線轉接解答訴求2786件,快速處置辦理涉企訴求1063件,綜合滿意率達100%。

  針對該熱線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南京市政務辦組織開展12345熱線開放日活動,邀請19家市級部門和8家水電氣訊企業(ye) 負責人近距離體(ti) 驗熱線工作。曹陽介紹,活動中設置了讓部門負責人旁聽電話和回訪該部門辦理的工單的環節,“真實麵對群眾(zhong) 的評價(jia) ,讓不少部門印象深刻,也提高了他們(men) 對工單辦理的重視程度。”

  作為(wei) 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對照問題清單開展“立查立改”的一項重要舉(ju) 措,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開展12345工單“回頭看”工作,邀請相關(guan) 市民進行座談交流,分析訴求成因、研究解決(jue) 方案,對已辦結但網友評價(jia) 為(wei) 不滿意的12345工單進行再梳理再排查,發揚“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進行整改整治。

  群眾(zhong) 滿意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南京市不斷深化“先解決(jue) 問題再說”工作機製,真查實改解難題。截至目前,該市第一批參加單位已梳理問題956個(ge) ,堅持邊學習(xi) 、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以實際行動促發展、惠民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