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跨省域高新區揭牌成立
7月31日,2023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大會(hui) 暨示範區全鏈接大會(hui) 在上海青浦舉(ju) 辦。會(hui) 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跨省域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揭牌成立,這也是全國首個(ge) 跨省域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
長三角示範區範圍包括上海市青浦區、蘇州市吳江區、嘉興(xing) 市嘉善縣。示範區高新區坐落於(yu) 滬蘇浙兩(liang) 省一市交匯的黃金腹地,地處長三角中心位置,占地麵積19.54平方公裏。示範區高新區依托長三角區域豐(feng) 富的科技創新資源和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重點發展數字產(chan) 業(ye) 、智能製造、綠色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總部經濟、綠色科創服務兩(liang) 大特色產(chan) 業(ye) ,形成“3+2”的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長三角示範區成立以來,圍繞示範區高新區所在區域加速集聚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和產(chan) 業(ye) 資源,為(wei) 高新區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創新型企業(ye) 方麵,合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ye) 2900餘(yu) 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2370家。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方麵,已經形成了裝備製造、紡織服裝、新材料、電子信息四大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以及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三大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
國家支持示範區“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賦予示範區一體(ti) 化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優(you) 勢,成為(wei) 創建跨省域高新區最具特色、最具潛力的優(you) 勢。未來,示範區高新區將圍繞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一體(ti) 化,瞄準高新區的“高”和“新”持續發力,集成跨區域科技創新資源,運用新技術革命成果,突破重要技術和環節,構建區域一體(ti) 化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長三角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示範。
到2025年,示範區高新區區域創新體(ti) 係將更加完善,跨省域高新區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備,主導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集群競爭(zheng) 能力、自主可控力大幅提升,中心集聚輻射和區域示範帶動作用更加顯著,基本建成長三角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跨區域一體(ti) 化的“新園區”和示範區綠色科技創新高地、生態經濟發展高地、宜創宜業(ye) 宜居高地。
“示範區高新區跨域整合了祥符蕩創新中心、青浦西岑科創中心、吳江高鐵科創新城等示範區核心的創新載體(ti) ,承載了示範區一體(ti) 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初心和使命。”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hui) 營商和產(chan) 業(ye) 發展部部長朱正偉(wei) 告訴記者,未來示範區高新區首先將探索產(chan) 業(ye) 空間的協同,青吳嘉各揚所長,協同發展,形成更好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其次是創新的協同,努力成為(wei) 示範區製度創新的載體(ti) ,兩(liang) 區一縣打造共同的應用場景和共同的試驗平台,實現技術共同研發,創新載體(ti) 共建共用共享;第三是人才的協同,實現人才共育、共同培養(yang) 。“通過這三個(ge) 協同,帶動示範區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朱正偉(wei) 表示。
嘉善縣科技局局長王海峰表示,示範區高新區揭牌後,作為(wei) 科技部門,接下來將著重推進創新載體(ti) 能級提升,重點導入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複旦研究院祥符實驗室等載體(ti) ,依托長三角豐(feng) 富的科創資源,聯合龍頭企業(ye) 開展係統攻關(guan) ,讓科技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
除了攜手共建高新區,在此次大會(hui) 上,一體(ti) 化示範區執委會(hui) 與(yu) 青浦、吳江、嘉善兩(liang) 區一縣共簽訂3項重大合作項目,涉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車路協同、質量認證等領域,突出“高質量”和“一體(ti) 化”。青吳嘉及先行啟動區五鎮、各類市場主體(ti) 現場共簽訂9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涉及數字經濟、創新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其中落戶嘉善的有新能源汽車無源器件生產(chan) 基地項目、桓能芯電二期項目、年產(chan) 300萬(wan) 片液晶觸控麵板項目。
大會(hui) 還集中發布了政府需求、企業(ye) 協作、企業(ye) 能力和中高端人才需求等四張高質量發展清單,共推出340項合作事項、298個(ge) 優(you) 質崗位。其中,政府需求重點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及創新集群打造、生態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治理及人居品質提升3個(ge) 方麵。而企業(ye) 協同需求主要聚焦企業(ye) 能夠賦能示範區的上下遊協作、技術聯合攻關(guan) 、係統解決(jue) 方案征集、項目融資需求等重點領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