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有溫度 市場增信心(金台銳評)
“‘拍黃瓜’等簡單食品製售將簡化許可”,這則看似不起眼的消息一度引發輿論關(guan) 注和熱議。前不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明確提出,“食品經營者從(cong) 事解凍、簡單加熱、衝(chong) 調、組合、擺盤、洗切等食品安全風險較低的簡單製售的,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簡化設備設施、專(zhuan) 門區域等審查內(nei) 容。”
在此之前,很多小餐館很難端出一份依法合規的“拍黃瓜”。根據原有的食品經營許可管理相關(guan) 規定,“拍黃瓜”屬於(yu) 冷食類食品。製售這類食品的資質要求比較高,比如需要有達到一定麵積要求的操作專(zhuan) 間,有相應的設備設施。食品安全大於(yu) 天,為(wei) 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這樣規定的初衷是好的,但對於(yu) 小本買(mai) 賣的小餐館來說,大多是難以承受之重。由此帶來的結果往往是,由於(yu) 沒有經營許可,小餐館經常被處罰。還有一些人先點菜、後舉(ju) 報,“釣魚維權”、惡意敲詐,很多餐館經營者不堪其擾。
如今,相關(guan) 部門修訂完善政策製度,推動解決(jue) 這一痛點問題,有力度也有溫度,贏得社會(hui) 廣泛好評。這是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振市場信心的一個(ge) 生動實踐。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凡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了,經營主體(ti) 的合法權益切實得到尊重和保障了,投資生產(chan) 經營就有了一個(ge) 穩定的市場預期,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就會(hui) 愈發地充沛和持久。這對“良法善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些年來,專(zhuan) 利法、商標法等修改完善,全麵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政務服務製度不斷健全,讓企業(ye) 群眾(zhong) 辦證辦事不再難;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等深入實施,堅持對各類所有製企業(ye) 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社會(hui) 信用立法加快推進,讓守信者受益、讓失信者受限……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人們(men) 從(cong) 中看到了製度執行的力度,也切身感受到製度本身的溫度。一係列新要求新期待得到積極回應,一係列痛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廣大經營主體(ti) 享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啟示我們(men) ,製度建設必須立足實際、實事求是,必須重質量、講實效,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經營主體(ti) 的普遍訴求是什麽(me) ,市場發展的痛點難點有哪些,如何才能更好地維護合法利益、增進民生福祉,都需要相關(guan) 部門深入調研、找準靶心、精準施策。
法治有溫度,市場增信心。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提出了8個(ge) 方麵31條舉(ju) 措。相信隨著各地各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特別是抓緊細化分解任務,及時製定完善配套政策製度,善於(yu) 運用製度化、規範化手段幫助解決(jue) 投資生產(chan) 經營中的各種難題、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必將讓廣大經營主體(ti) 迸發更大的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