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南京紫金山實驗室科研團隊:爭分奪秒創新攻堅
《人民日報》 2023年08月03日 第 01 版版麵截圖
原標題:
紫金山實驗室科研團隊——
爭(zheng) 分奪秒創新攻堅(實幹篤行在一線)
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ge) 月,技術分析會(hui) 至少每周召開一次……在位於(yu) 江蘇南京的紫金山實驗室,科研人員鉚足幹勁,抓緊時間開展技術攻關(guan) 。
今年7月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考察時來到紫金山實驗室,走進展廳、6G綜合實驗室,詳細了解推進重大科技任務攻關(guan) 等情況。總書(shu) 記強調,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顛覆性技術隨時可能出現,要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勳。
“總書(shu) 記的關(guan) 懷是我們(men) 開展技術攻關(guan) 的強大動力。”在紫金山實驗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尤肖虎帶領下,團隊成員都在努力與(yu) 時間賽跑。
眼下,6G技術的一項技術應用需要進行場外測試。團隊專(zhuan) 門召開了一次技術分析會(hui) ,尤肖虎結合自己的最新思考,對改過數遍的測試方案條分縷析並叮囑:“目前實驗室的測試結果都能滿足要求,但場外測試環境更複雜,希望大家加倍努力,盡快達成預定目標。”
紫金山實驗室課題負責人、東(dong) 南大學教授王東(dong) 明攻堅通信技術研發20餘(yu) 年,很清楚此次任務的艱巨性。會(hui) 議一結束,他就與(yu) 負責場外測試的團隊成員一起安排具體(ti) 流程,從(cong) 帶哪些設備,到誰負責哪個(ge) 環節,全部作了細化。
誰承想,第二天的場外測試並不順利。剛開始一個(ge) 多小時,數據就出現了問題,越到後麵偏差越大。在場測試人員想了不少辦法,仍未能解決(jue) 。
場外測試團隊回到實驗室已是傍晚時分,一直焦急等待的王東(dong) 明隨即與(yu) 測試人員一起分析數據。當天的問題一定要當天討論,這是團隊成員早已形成的習(xi) 慣。
“從(cong) 數據來看,方案本身並無問題。從(cong) 理論上說,出現這種狀況也在情理之中……”王東(dong) 明列出此前開展理論研究時提出的幾種解決(jue) 方案,供大家討論。夜色漸深,實驗室的燈光一直亮著。
接下來的幾天,團隊成員就像“長”在了辦公室,白天黑夜連軸轉。
3天後,經過優(you) 化的第三個(ge) 測試版本在實驗室裏取得了預期結果。“趕緊拉設備去外場測試。”趁熱打鐵,王東(dong) 明布置團隊成員再做一次場外測試。
當天風和日麗(li) ,設備啟動後,數據陸續回傳(chuan) 。近3個(ge) 小時後,場外測試順利完成。這比之前設定的任務完成時限,整整提前了一周。
“幹得不錯!”為(wei) 團隊成員點讚之後,在測試現場的尤肖虎隨即開起現場會(hui) ,分派新的工作任務。剛剛鬆了一口氣的團隊成員,再次繃緊了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