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原標題:加快推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中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
加快推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中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以《若幹措施》為(wei) 引領,河北將加快推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力爭(zheng) 到2030年全省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品牌競爭(zheng) 能力、綠色發展水平、中藥材生產(chan) 供應能力等得到顯著提升,中藥材種植實現規範化,中醫藥標準化計量化體(ti) 係基本建立,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全國領先,服務人民生命健康能力顯著增強。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快製藥企業(ye) 提檔升級
提升以定量化為(wei) 重點的研發創新能力。加大中醫藥科技創新專(zhuan) 項支持力度,圍繞單味和複方中藥,采用現代技術和高效萃取工藝進行定量分析,闡明物質基礎、量效關(guan) 係和作用機理,為(wei) 創新中藥研發和中成藥二次開發提供科技支撐。支持創新主體(ti) 開展中醫藥領域前瞻性、戰略性的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技術研究。
完善以數字化為(wei) 支撐的智能生產(chan) 體(ti) 係。支持企業(ye) 圍繞裝備智能化、產(chan) 線數字化、工藝綠色化改造提升,開展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點,打造一批“智能工廠”“綠色工廠”。
發揮以成果產(chan) 出為(wei) 特征的創新平台作用。建設省級中藥製劑創新和轉化智能管控平台,應用AI技術開展劑型改良、新藥研發和成果轉化。支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ye) 設立中藥產(chan) 業(ye) 專(zhuan) 門研究機構,高標準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和省級重點研究室等創新平台。
加大新藥研發力度。鼓勵企業(ye) 開發創新中藥、中醫經典名方、中藥配方顆粒、中藥新型飲片、藥食同源特色產(chan) 品、中獸(shou) 藥等創新產(chan) 品。對進入Ⅱ期、Ⅲ期臨(lin) 床試驗研究的創新中藥,分別給予300萬(wan) 元、500萬(wan) 元資金獎勵。對進入Ⅲ期臨(lin) 床試驗研究的改良型新藥給予200萬(wan) 元資金獎勵。
加強中成藥大品種培育。加強中醫藥循證醫學和真實世界研究,建設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中心。加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名方大藥和拳頭產(chan) 品,打造綠色“冀藥”品牌。對單品類中成藥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億(yi) 元、5億(yi) 元和10億(yi) 元的企業(ye) ,分別給予100萬(wan) 元、300萬(wan) 元、500萬(wan) 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推進中藥材種植提質增效,優(you) 化中藥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
建設良種繁育體(ti) 係。強化源頭品質控製,開展種質資源收集、評價(jia) 和良種選育;在中藥材規模產(chan) 區,建設10個(ge) 200畝(mu) 以上集中連片大宗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推動中藥材生態種植。支持引導中藥企業(ye) 和新型經營主體(ti) 科學合理利用荒山、林地資源建設生態種植基地,推進中藥材生產(chan) 質量管理規範種植管理。
完善中藥質量監控體(ti) 係。依托河北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等省級藥品檢驗機構,建設國家藥品監管局中藥市場質量監控和評價(jia) 重點實驗室、國家藥品監管局中藥安全監測和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
支持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研發轉化。創建區域中藥製劑中心,開展委托配製、調劑使用等服務。擴大優(you) 質特色中藥製劑調劑使用範圍,允許在全省醫聯體(ti) 、醫共體(ti) 、專(zhuan) 科聯盟內(nei) 調劑使用。
增強中藥材市場活力。支持安國等地中藥材市場數字化、標準化、國際化建設,打造安國中藥材價(jia) 格金指數。在安國設立中藥材保稅監管場所,力爭(zheng) 建成北方最大的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藥材提取物出口創匯示範區。
推進“中醫藥+”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強化中醫藥人才支撐
推進中醫藥康養(yang) 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開發一批“中醫藥+”溫泉、森林、戶外、民宿、旅遊等精品康養(yang) 線路,打造一批集種植、觀光、采摘、度假、調理等為(wei) 一體(ti) 的“體(ti) 驗園”和“養(yang) 生村”。
支持中醫藥衍生產(chan) 業(ye) 發展。鼓勵企業(ye) 開發以中藥為(wei) 基源的保健品、功能食品、日用品、化妝品、食品添加劑,以及中藥農(nong) 藥、獸(shou) 藥、飼料添加劑等綠色產(chan) 品,開發以中醫診療技術為(wei) 基礎的醫療保健器械,發展中醫藥衍生產(chan) 品。
發揮中醫藥健康服務獨特優(you) 勢。拓展中醫藥特色服務領域,圍繞“一老一小”“養(yang) 中有中醫”,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30—50個(ge) 中醫治未病幹預方案和20—30個(ge) 中醫康複方案。加快中醫藥綜合改革,支持石家莊市由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順利更名為(wei) 國家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試驗區,支持滄州市國家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示範試點建設。
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對引進國醫大師、中醫藥領域院士等領軍(jun) 人才及團隊,可視情況采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方式,在平台搭建、團隊建設、科研資助、生活補助等方麵參照國內(nei) 城市招才引智最優(you) 政策執行。
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培育一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jun) 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建立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製度,與(yu) 職稱評審、評優(you) 評先等掛鉤。(記者馬彥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