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黴菌紮堆 食物黴變毒性大
夏季暴雨後帶來的高溫高濕天氣非常適宜多種黴菌生長繁殖。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消化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陳雄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黴菌也叫真菌,會(hui) 侵染穀物、水果等農(nong) 產(chan) 品及其製品產(chan) 生真菌毒素。真菌毒素一般可通過食物進入體(ti) 內(nei) ,會(hui) 對消化係統、免疫係統和神經係統等產(chan) 生多種毒性。
陳雄介紹,在自然界中,黴菌有3萬(wan) 多種,其中有200多種致癌,如毒性是砒霜68倍的黃曲黴毒素,其實就是來自黃曲黴菌。如發黴的花生和玉米、劣質花生油、變質大米等,其中都含有黃曲黴素,可誘發肝癌、胃癌、大腸癌等。
“食物發黴、變質之後,有些人會(hui) 把發黴的部分切掉,繼續食用,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陳雄解釋,變質的食物中,有害菌的數量會(hui) 急劇增加,雖然切掉了肉眼可見的黴點,但是有害菌可能已經在食物裏擴散。常見的有害菌如沙門氏菌、霍亂(luan) 弧菌,可能會(hui) 導致嚴(yan) 重的消化道疾病,症狀從(cong) 最常見的腹瀉、高燒,到更為(wei) 嚴(yan) 重的脫水、昏迷甚至是死亡。因此,對於(yu) 已經黴變的食品,建議全部丟(diu) 棄。
誤食了黴變食物怎麽(me) 辦?陳雄說,若是吃了黴變的食物發生中毒現象,要及時去醫院就醫,並在短時間內(nei) 保證飲食清淡,以免加重腸胃的不適感;同時可以通過喝牛奶保護胃黏膜,減少毒素對胃黏膜的刺激。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喝水補充身體(ti) 的電解質,促進體(ti) 內(nei) 循環,這樣才能盡快將毒素排出體(ti) 外。
有人覺得食物保存在冰箱中就絕對安全。陳雄表示,其實不然,冰箱並不能完全避免食物黴變的發生。黴菌多種多樣,從(cong) 冰箱中的保鮮溫度到通常的室溫,都有不同的黴菌可以生長。因此,降低真菌毒素危害的關(guan) 鍵是防止食物發黴。
陳雄建議,家中的食材應盡量存放在幹燥、陰涼的環境中,以減少黴變的可能;在購買(mai) 如花生米、堅果、糧食時應盡量選擇小包裝,不要長時間儲(chu) 存;可采用抽真空、充氮氣等方法儲(chu) 存食物,避免真菌孳生;除了觀察食品外觀,聞味道以外,還要注意食物保質期;及時清理發黴的食物,以免真菌繼續侵染更多食物,造成真菌毒素汙染擴散。
此外,由於(yu) 真菌毒素具有體(ti) 內(nei) 蓄積性,畜禽動物食用被真菌毒素汙染的飼料後,毒素會(hui) 在體(ti) 內(nei) 蓄積。因此,在購買(mai) 肉、蛋、奶等畜禽產(chan) 品時,請購買(mai) 正規廠家的產(chan) 品。
(責編:鄭浦麗(li) 、劉穎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