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鄉村振興繪就新圖景(年中經濟觀察)

發布時間:2023-08-10 10:3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新時代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任務。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要按照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農(nong) 業(ye) 全麵升級、農(nong) 村全麵進步、農(nong) 民全麵發展。”

  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地區各部門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以更大的決(jue) 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ju) 措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會(hui) 議強調,要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上半年,全國夏糧再獲豐(feng) 收,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保持穩定,農(nong) 民工就業(ye) 總體(ti) 改善,農(nong) 村居民收入增長,鄉(xiang) 村消費市場活躍……一個(ge) 個(ge) 欣欣向榮的場景,匯成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圖景。

  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升級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wei) 首要任務。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隻有農(nong) 業(ye) 強起來,糧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們(men) 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才有充足底氣和戰略主動。

  7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上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要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全力提升耕地質量,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穩步拓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空間,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

  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持續抓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切實發揮好“三農(nong) ”壓艙石作用。

  供給保障更有力。

  “今年麥子品質不錯,容重每升超過790克。”山東(dong) 省汶上縣大糧農(nong) 業(ye) 服務公司的糧倉(cang) 裏,滿是金黃的豐(feng) 收糧,不遠處的玉米地裏,傳(chuan) 出無人機作業(ye) 時的旋翼轉動聲,公司負責人趙凱說,“糧食生產(chan) 一茬接一茬。今年玉米適當密植,專(zhuan) 門設置了1500多畝(mu) 單產(chan) 提升示範田,有專(zhuan) 家指導,產(chan) 量有保證。”

  今年夏收期間,各地區各部門科學有效應對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夏糧產(chan) 量達到2923億(yi) 斤,居曆史第二高位。夏糧豐(feng) 收,為(wei)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下一步要一手抓防災減災減損失,一手抓大麵積提單產(chan) 擴增量。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更興(xing) 旺。

  “20萬(wan) 斤成品藕,聯係貨車運往山東(dong) ”“荷葉茶加工要擴招包裝工”“周日要給村民開培訓課”……江蘇省盱眙縣淮河鎮沿淮村,發展計劃公示欄裏一周工作要點排得滿滿當當。

  “一節藕”帶動村莊發展產(chan) 業(ye) 旺。“發展稻蝦蟹藕綜合種養(yang) ,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突破300萬(wan) 元,目前正加緊打造千畝(mu) 荷花蕩,大家幹勁十足。”沿淮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朝倫(lun) 說。

  在盱眙,立足生態資源稟賦,154個(ge) 村(社區)“一村一策”,蝦稻共生、高效農(nong) 業(ye) 、園藝采摘、中草藥種植等12類產(chan) 業(ye) 聚集發展,強村又富民。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基礎。各地區以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為(wei) 主線,依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上半年,我國共建設5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4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0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

  生態底盤更堅實。

  走進安徽省鳳台縣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產(chan) 業(ye) 園的智能溫室大棚,一排排無土栽培的番茄、甜椒掛滿枝頭。“這裏100萬(wan) 株果蔬苗主要以椰糠為(wei) 基質,采用有機水溶肥精準滴灌,營養(yang) 吸收率比普通種植模式提高一倍。”技術經理王增輝介紹。

  綠色是農(nong) 業(ye) 的底色、生態是農(nong) 業(ye) 的底盤。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品牌強農(nong) ,已成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發力方向。目前,我國化肥和農(nong) 藥使用量連續多年保持下降趨勢,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nong) 藥利用率超過41%。各地持續深入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增加,一季度新增綠色食品、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3900多個(ge) 。

  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農(nong) 民而興(xing)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wan)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是關(guan) 鍵。

  “縫一個(ge) 袋子掙3元,多勞多得,我一天多的時候能掙200多元,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都不耽誤。”甘肅省禮縣永興(xing) 鎮趙坪村村民任早霞說。禮縣推進鄉(xiang) 村就業(ye) 工廠建設,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ye) ,吸納農(nong) 民就近就業(ye) 。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是“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各地區各部門把促進農(nong) 民增收擺在重要位置,多措並舉(ju) 發展產(chan) 業(ye) 、穩定就業(ye) 、促進創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同比名義(yi) 增長7.8%,實際增長7.2%,農(nong) 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yu) 城鎮居民;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比上年同期縮小0.05。

  增收渠道更多元。

  “跟著市場走,培育優(you) 質櫻桃、葡萄等果苗,網上銷售渠道打開了,上半年營業(ye) 額100多萬(wan) 元,同比增長超過20%。”浙江省嵊州市長樂(le) 鎮“農(nong) 創客”李繼開說。

  產(chan) 業(ye) 增效促增收。農(nong) 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左右,是重要的收入來源。為(wei) 增加種糧農(nong) 民收益,積極加大政策扶持,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比上年提高2分錢,中央財政向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補貼100億(yi) 元;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提升行動,以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農(nong) 民增收。

  穩崗拓崗促增收。“參加技能培訓,拿到特種設備作業(ye) 人員證,每月多賺2000元。”中建二局陽光智造有限公司鋼結構車間農(nong) 民工李江龍說。培訓、實習(xi) 、就業(ye) 一體(ti) 化培養(yang) ,公司裏的60名農(nong) 民工吃上“技術飯”。

  務工收入是農(nong) 民收入的“大頭”。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促進就近就業(ye) ;開展外出務工農(nong) 民技能培訓,加強就業(ye) 指導服務,農(nong) 民工就業(ye) 總體(ti) 改善。6月份,城鎮外來農(nong) 業(ye) 戶籍勞動力的失業(ye) 率為(wei) 4.9%,處於(yu) 今年以來較低水平。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nong) 村勞動力18705萬(wan) 人,同比增長3.2%。

  增收支撐更牢固。

  “村裏成立合作社,我在家門口的辣椒基地務工,既有薪金還有股金,每天工錢100元,辣椒成熟後還有每斤1毛錢的提成。”甘肅省徽縣嘉陵鎮周咀村脫貧戶雒王虎說。徽縣探索“黨(dang) 支部+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模式,促進脫貧群眾(zhong) 持續穩定增收。

  各地區各部門把增加脫貧群眾(zhong) 收入作為(wei) 根本措施,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wei) 主攻方向,合力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今年以來,中央財政銜接補助資金規模達1750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00億(yi) 元。截至3月末,新增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215.5億(yi) 元,惠及48.5萬(wan) 脫貧戶。

  鄉(xiang) 村消費更活躍。

  開上新能源汽車,江蘇省沭陽縣堰下村村民範磊格外高興(xing) 。“腰包鼓了,底氣足了,現在出門辦事,說走就走。”堰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去年已超過4萬(wan) 元,小汽車、高清電視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

  收入增長,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今年上半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550元,增長8.5%,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7.9%。鄉(xiang) 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8.4%,增長快於(yu) 城鎮,鄉(xiang) 村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速也明顯快於(yu) 城鎮。農(nong) 村電商發展加快,大數據監測顯示,“618”促銷活動期間農(nong) 村地區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快於(yu) 全部網上零售額的增速。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擴內(nei) 需、暢循環,農(nong) 村潛力巨大。接下來將進一步落實落細各項舉(ju) 措,在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下功夫。

  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取得新成效

  鄉(xiang) 村不僅(jin) 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空間載體(ti) ,也是廣大農(nong) 民生於(yu) 斯長於(yu) 斯的家園故土。農(nong) 村現代化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內(nei) 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是農(nong) 業(ye) 強國的應有之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要一體(ti)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實現鄉(xiang) 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麵提升。

  瞄準廣大農(nong) 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各地區各部門統籌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將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推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鄉(xiang) 村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鄉(xiang) 村環境更宜居。

  “家家戶戶水電氣全接通,網絡信號全滿格,鄉(xiang) 村建設不隻美了村子,還火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日子。”四川省蒼溪縣黃貓埡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白洛說,僅(jin) 一個(ge) 高台村就完成300餘(yu) 戶川北特色農(nong) 村庭院改造,20餘(yu) 家主題民宿、農(nong) 家樂(le) 改造和新建,今年以來,鄉(xiang) 村旅遊吸引遊客3.2萬(wan) 人,實現旅遊收入300餘(yu) 萬(wan) 元。

  各地大力推進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提高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目前,全國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91%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

  鄉(xiang) 村治理更有效。

  在山東(dong) 省金鄉(xiang) 縣金鄉(xiang) 街道莎嶺社區,社區網格員胡豔芳每天至少要在網格內(nei) 巡查1次,“居民有什麽(me) 難題找到我們(men) ,第一時間去解決(jue) 。”

  捏糖人、編螞蚱、織花籃、品美食……金鄉(xiang) 縣“送戲下鄉(xiang) ”演出台上精彩,台下熱鬧。黨(dang) 的惠農(nong) 政策、身邊好人好事等編成戲曲曲藝節目,鄉(xiang) 親(qin) 們(men) 看得津津有味。

  鄉(xiang) 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不斷健全,農(nong) 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各地全麵推行積分製、清單製、數字化等鄉(xiang) 村治理方式,累計創建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鄉(xiang) 鎮199個(ge) 、示範村1992個(ge) ,鄉(xiang) 村善治水平顯著提升。

  發展活力更充沛。

  河南省襄城縣城關(guan) 街道河西水業(ye) 有限公司門口,桶裝水運輸車來來往往。公司創辦人謝偉(wei) 娜說,“回鄉(xiang) 創業(ye) 有補貼,用地、稅收有優(you) 惠,物流運輸更方便,我們(men) 好好幹,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出把力。”河西水業(ye) 桶裝水日均銷售量已超1000桶。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靠人。各地區積極築巢引鳳,越來越多“愛農(nong) 業(ye) 、懂技術、善經營”的人才成為(wei) 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的主角。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農(nong) 村實用人才2200多萬(wan) 人,其中高素質農(nong) 民超過1700萬(wan) 人。到2025年,全國將培育家庭農(nong) 場主、農(nong) 民合作社理事長等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頭人10萬(wan) 人,輻射帶動500萬(wan)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負責人發展壯大。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新征程,新奮鬥,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采取更有力的舉(ju) 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澎湃動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