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吳橋:“舌尖”上托起老人幸福晚年
“去敬老食堂吃飯,一頓飯兩(liang) 三元錢,有時還免費,吃得好,負擔得起。”近日,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北關(guan) 村79歲的村民賈守正,邁著小碎步又來到了村裏的敬老食堂就餐,與(yu) 他同行的,還有同村的10多名老人。
聚焦破解農(nong) 村老人“用餐難”問題,吳橋縣積極探索發展農(nong) 村互助養(yang) 老模式,持續推廣“互助敬老食堂”機製,向有需求的農(nong) 村留守老人提供豐(feng) 富的餐品和優(you) 質的服務,打造出“離家不離村、離親(qin) 不離情”的養(yang) 老模式。今年以來,全縣新建“孝老(敬老)食堂”10家,讓老人盡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有時間就來敬老食堂幫廚,幫老人們(men) 洗洗菜、做做飯,感覺很有意義(yi) 。”90後誌願者宋瑞瑞把自己帶來的蔬菜切好裝盤、蒸炒,再將可口的飯菜端到老人們(men) 麵前。
為(wei) 保障敬老食堂可持續運營,吳橋縣采用“政府補助一點、個(ge) 人出一點、社會(hui) 捐助一點、誌願者奉獻一點”的模式,多方籌措資金,積極引導慈善資源、誌願者組織參與(yu) 互助敬老食堂建設,吸引各方力量群策群力辦好“互助敬老食堂”,把互助敬老食堂打造為(wei) 社會(hui) 公益慈善的重要窗口。
平淡幸福,不過一碗安樂(le) 茶飯。“互助敬老食堂”不僅(jin) 滿足了留守老人和特殊群體(ti) 的日常就餐需求,也推動老人們(men) 走出家門,抱團養(yang) 老,收獲“桑榆晚霞映天紅”的幸福。談及下一步打算,吳橋縣民政局局長齊誌恒表示,將堅持長效常態,有效整合部門單位、愛心企業(ye) 、誌願者等力量助力長效運營,為(wei) 老年人提供綜合式服務,進一步樹立“孝老敬老愛老助老”新風尚。(王昱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